如何選科,選科會不會影響到高考錄取,這些都是考生和家長所關心的問題。不知道你是哪個省份,哪種選科模式,學生和家長在選科面前一頭霧水是很正常的,我只能對新高考選科做一個大致地進行說明,不同的選科組合,對應著三年后選專業不一樣,有物理和沒物理差別很大,這一點要考慮清楚,只要選不帶物理的組合,那么一定要保證分數優勢,要不然就會既沒有分數優勢,也沒有專業優勢,這樣的選科就是很失敗的。
1、高一怎樣選科?
雖然新高考有十二種組合選擇,實際很多組合是不開班的,一般還是純文綜、純理綜為主,理科配置最好的班是物化生,文科師資最強的也一定是歷政地。從國家引導的大方向看,文理混合,以后就業非常有優勢,公認最強的組合是物化政,物化到高中是難難組合,需要邏輯思維的嚴密性,數學基礎不好的話,這兩門學起來卻很吃力,政治需要一定背誦能力和判斷能力,是文科很難拿到高分的學科,這三科都選,肯定是學霸級人物。
2、中游學生高一該怎么選課?
不知道你是哪個省份,哪種選科模式,1.如果是山東省的3 3模式,那么對于中游同學可以這么來考慮,第一看看你對哪三門課最感興趣,興趣優先,其次看成績排名,盡量選排名靠前的三科,這樣可以保證賦分能多拿分數,最后就是選不選物理,如果喜歡限物理的專業,物理成績不是特別差(50分以上)那么就盡量選個物理,如果物理特別差,或者直接不喜歡限物理的專業,那么就算了,但是中游學生選物理很可能有本科可以選,不選物理滑檔的概率比較大,這就看你在全省的排名了,因為不同學校生源不一樣,同樣中游學生在全省排名自然也不一樣。
2.如果是今年改革的8個省份,3 1 2的模式,那么就看你是偏文科還是偏理科了,因為他要求物理和歷史必選其一,所以首先定下這個,定完這個后,其余兩科就是看成績排名,選成績有優勢的,保證分數為主,選物理可選專業范圍大很多,前提還是得保證能過本科線。不同的選科組合,對應著三年后選專業不一樣,有物理和沒物理差別很大,這一點要考慮清楚,只要選不帶物理的組合,那么一定要保證分數優勢,要不然就會既沒有分數優勢,也沒有專業優勢,這樣的選科就是很失敗的,
3、高一馬上選課,到底怎么選啊,孩子和家長一頭霧水?
關于新高考選科的文章和問答,我都寫過,其中兩篇圖文獲得青云計劃獎,在文章里面都有詳細地介紹和說明,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我,瀏覽我所寫的文章。根據問答的要求,不允許將文章的內容復制過來的,因此我只能對新高考選科做一個大致地進行說明:現在加入新高考試點的省份越來越多,而新高考對廣大學生和家長來說確實是新生事物,就是對學校的教師來說,真正搞清楚新高考的也不多。
學生和家長在選科面前一頭霧水是很正常的,為了讓這個問題的答案變得更加簡單,我只說干貨:新高考打破了文理分科的界限新高考不再分成文科和理科,學生可以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中任選三科(3 3高考模式下的省份);學生從物理或者歷史選擇1科作為必考科目,再從地理、政治、生物、化學4科當中任選2科作為考試科目(3 1 2高考模式下的省份)。
如何選科,選科會不會影響到高考錄取,這些都是考生和家長所關心的問題,可以這么說,無論是哪一種組合,都有大學可以報考,不存在死棋的組合。但是有些組合可以報考的大學數量和專業多,有些組合可以報考的大學和專業較少,什么樣的組合可以報考更多的大學和專業呢?一般來說理工類的大學數量要遠遠多于文史類的大學。從這一點看,最好避免純文科組合(政史地),所選擇的組合里面最好有1-2門理工科的學科,
新高考引入了等級賦分的辦法等級賦分適用的學科主要是選考科目。對選考科目來說不再使用卷面分數,原因是什么呢?一是選考學生數不一致,比如選物理的200人,選地理的1000人,物理的200名還是選地理的前五分之一的學生,學科之間不能比較名次,二是選考科目難度不一。假如歷史題特別簡單,絕大多數學生在90分以上,化學題目很難,少數學生能考到70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