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有哪個人不想離家近,有哪個人不想天天陪著父母、愛人、孩子呢。南下打工是很多三線以下城市人的選擇,去廣東打工也只是一個代表的地方,南方很多城市都有一大批這樣的流動人群,開始我和愛人在外地一起工作,租房子自己做飯燒菜,有三班倒的工作經歷,是可以天天回家,但是經常一個人在家。
1、南廣高鐵通車幾年了,但很多廣西人在廣州打工,還選擇坐大巴回家,為什么?
我通過觀察分析:第一,廣西地區大,各個地方的人都有,來廣東打工的人主要來自于梧州,玉林,貴港,南寧,北海地區為主,占廣西外出打工人數的百分之五十以上,這些地區都很少高鐵站點,而有高鐵經過的桂林,賀州,梧州,外出地打工的人數并沒有那么多的絕對數,所以相對而言,這些地方都高鐵站點不多,還要轉大巴回村里,非常不方便第二,廣西來回廣州或珠三角地區的大巴非常方便和頻繁,比如廣州滘口客運站,就是廣西大巴最重要的客運中心,客運站內的和外面私人大巴都很多,競爭激烈,這些坐車的客戶也可以隨時有位置和講價,還可以直達縣城,非常方便,目的地非常多,玉林,南寧,貴港,梧州,博白,桂平,北海都有第三,廣西地區的朋友都喜歡坐大巴,第一習慣了,每年都坐大巴,出入靈活,不用跑去南站非常遠,第二,對大巴情況和司機非常熟悉,方便對接,也比較親切第四,高鐵站點少,南站比較遠,這個是比較大的問題,很多廣西朋友都集中在廣州白云和佛山地區以及深圳地區比較多,來回一趟南站不容易,南站周轉時間長,對于回家只需要七八個小時的人來說,去了南站我都差不多到了云浮市了多謝大家關注我的文章,有關人情風土和社會發展方面的問題都可以交流。
2、為什么新年一過,就有大批年輕人到廣東打工?過年回家幾天和孩子、父母相聚,到底為了什么?
【沈理職談】的觀點:南下打工是很多三線以下城市人的選擇,去廣東打工也只是一個代表的地方,南方很多城市都有一大批這樣的流動人群,從本質上來說大家都是為了養家糊口,哪里賺錢哪里去,過年回家是因為這個節點才有時間回來和親人團聚。具體分析如下:第一、大部分人都是勞動人民,生活狀態也都是外出打工,南下北上是常態,而南下的居多,
在這里我就不用具體數據來說了,因為屬于眼見為實的情況:廣大三四線城市的人都是沒有明確一技之長的,為了養家糊口就得出門打工,也都是體力勞動居多。那些上年紀的、身體不好的無奈之下才會在家種地,去經濟發達的城市打工成了首選,因為這些地方經濟發達、崗位居多,加上受當地經濟水平影響,即使是基層工作者的收入也會比農村里邊收入高,因此為了能夠趁年輕攢點錢,以后在老家更好的生存,大家都結伴出去打工了,廣東的很多,江蘇等沿海城市也不少。
第二、打工者的時間都不自由,想回家和親人團聚只能等到春節期間工廠、企業都休息了才可以,一年也就幾天,說實在的,有哪個人不想離家近,有哪個人不想天天陪著父母、愛人、孩子呢。但是人生就是這樣,你不努力工作,就得接受生活的壓迫,無奈之下的背井離鄉,其實身上都背著一個家庭沉重的責任,生存和團聚二者之間,肯定先選擇生存。
很多打工的人,勞動節、國慶節都是忙著加班賺錢呢,別人放假他們也不休息,只有春節時候,工廠一般都是停業休息,他們才能回家了,這個時候,大家騰出時間回家看看父母和孩子,帶著一年辛苦努力的錢買點年貨,把剩余的錢存在來,過了初六就又開始了南下的歷程。我相信一直到干不動的年紀,這樣的歷程都會是往復存在的,每年春節過后,你看到火車站很多人拎著蛇皮袋、掂著桶的人,基本上都屬于這個人群,如果有機會能夠幫助一下,還是要盡一份愛心,大家都不容易。
第三、年輕人的職場就是奮斗,有得必有失,很多時候并不能兼顧一起,也許你在城市時間久了,會定居下來,但是回想奮斗歷程時候心里各種不是味道。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好了,很多人只是在城市工作而已,買不起房的,自己的根還是在農村,因此,各種壓力之下,沒有人脈關系,只有靠自己辛苦努力才可以實現一點點夢想,有得必有失,相信今天還在努力打工的你,未來肯定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