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華夏民族的形成以及古中國的來源地在哪里呢。今天,我們口耳相傳的三皇五帝傳說都集中分布在以河南為中心的中原地區(qū),也即分布在嵩山(古華山)周圍,在拜祖大典的當天,全世界的華人華僑都會到現場或者在網上進行拜祖,得到了全世界華人華僑的認同。
1、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故里具體位置在哪里?
感謝邀請!!!在網絡上關于軒轅黃帝故里這個問題一直爭論不休。我認為,黃帝故里的四大爭議地點,最具有權威性的當然是河南新鄭,黃帝“生于軒轅之丘,故曰軒轅氏,國于有熊,故亦曰有熊氏”已經成為了共識,但是軒轅丘在哪?有熊國又在哪?又成為了一個爭論的焦點。“有熊國”與河南新鄭,“黃帝者,有熊國君少典之子”,可見軒轅黃帝起家的資本就是“有熊國”,也就是后來軒轅黃帝“國于有熊”的根本原因。
而河南新鄭是公認的“有熊之墟”,經過了很多史書、特別是漢朝史書的認證,具有權威性,這顯然是黃帝故里的一個極大的證據。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是華夏炎黃子孫于農歷“三月三”在河南省新鄭祭拜先祖黃帝的儀式,在拜祖大典的當天,全世界的華人華僑都會到現場或者在網上進行拜祖,得到了全世界華人華僑的認同。這一點是沒有任何爭議的,
2、為什么說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華夏和中華之源是華山?
因為古華山,是指河南嵩山《爾雅·釋山》云“河南華,(華陰山。)河西岳,(吳岳,)河東岱,(岱宗,泰山。)河北恒,(北岳恒山,)江南衡。(衡山,南岳,)[疏]“河南華”至“江南衡”。○釋曰:篇首載此五山者,以為中國之名山也,案《周禮?職方氏》:“河南曰豫州,其山鎮(zhèn)曰華山。”“正西曰雍州,其山鎮(zhèn)曰岳山,”“正東曰兗州,其山鎮(zhèn)曰岱山。
”“正北曰并州,其山鎮(zhèn)曰恒山,”“正南曰荊州,其山鎮(zhèn)曰衡山。”鄭注云:“鎮(zhèn)名山安地德者也,”又為五岳,知者,案鄭注《大司樂》云:“五岳,岱在兗州,衡在荊州,華在豫州,岳在雍州,恒在并州。”河南華,若指華陰或華山,應說河西,方位不對,2,若真的指華陰或華山,就不會再說河西岳(吳岳)了,因為二者都屬雍州,有些多余。
此處河西岳當指華山早期的稱呼西岳或岳,3,此處言“河南華,河西岳”,后面注疏又言“河南曰豫州,其山鎮(zhèn)曰華山。”“正西曰雍州,其山鎮(zhèn)曰岳山,”,若說河南山鎮(zhèn)是華山(古嵩山),河西山鎮(zhèn)是岳山(古華山),則都說的通了。華,當說的嵩山山脈,夏后氏起于嵩山一帶。西周時亦有封國華,位于嵩山之陽,其都曰華陽,以華指早期夏后氏之所居,也才是華夏一詞早期所指。
古有言“裔不謀夏,夷不亂華”,華與夏同義,其后有,諸華、諸夏之說,慢慢才代指全國。今天,我們口耳相傳的三皇五帝傳說都集中分布在以河南為中心的中原地區(qū),也即分布在嵩山(古華山)周圍,而且考古學學上大遺址分布也是集中在嵩山周圍。所以說華夏文明起源于古華山(今嵩山)所在的河洛地區(qū),這與中國歷史進程都是一脈相連的!,
3、河南人的起源是哪里?
河南,黃河之南,環(huán)境優(yōu)美土地肥沃物產豐饒人杰地靈四通八達,儼然就是中國的心臟。關于河南人的起源,這個要從考古學地理學生物學歷史學的角度去看待,主要是從歷史學的角度去看,眾所周知,華夏民族的形成以及古中國的來源地在哪里呢?就是在今天的山西河北河南這一片大區(qū)域。先秦時期河南這里都已經很發(fā)達了,有一句話叫做得中原者得天下,農業(yè)文明在這里已經遙遙領先世界水平,
但是隨著歷史的推移戰(zhàn)爭頻繁,使得一部分河南人背井離鄉(xiāng)離開故土,但同樣也有一大部分人定居在河南。河南人口大流動大多都是和戰(zhàn)亂瘟疫等天災人禍才互相轉移遷徙的,比如安史之亂時期,五胡亂華時期等,但是河南人最有名氣的時候就是北宋時期,定都開封,元明清以后,河南人的流動就不是很大了,但是在歷史上明朝中后期,從山西大槐樹哪里也遷到河南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