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這其實是44年的唐山大地震的余震】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消息,2020年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了5.1級地震,震源深度達到10公里。這次地震是屬于1976年前唐山大地震的余震,從地震那時起,在人生道路上我發生了重大轉折。
1、河北唐山發生5.1級地震,怎么回事?
【你知道嗎,這其實是44年的唐山大地震的余震】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消息,2020年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了5.1級地震,震源深度達到10公里。河北、天津、北京、遼寧等地均有震感,但到目前為止,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和較大的財產損失,只有一些老舊的房屋產生了開裂。根據相關部門的消息,今天早上的共發生了5次余震,最大震級達到了M2.2級別,
而且這次地震是屬于1976年前唐山大地震的余震。什么是余震對于7月2日的這場地震,很多人被覺得定義為1976年大地震的余震可能不大理解,那么我們先來了解一些什么叫做余震,根據美國地質調查的研究結論分析,余震的主要產生原因是主震的“靜態壓力發生改變”或者動態的“地震波沖擊”,當然還有一些專家認為是由于地震引發的“斷層的地殼進行了重組”。
靜態壓力的變化通俗來說一個地震序列中最強的地震被稱之為主震,在一個主震過后通常會伴有余震,主要是因為其他底層的巖磐為釋放因主震而引起的壓力不平衡而移動,并且持續發生直到達到平衡狀態,或是巖盤暫時被卡住不再移動,直到累積足夠的壓力時,才會再度引起后續的震動。這就像一張A4的紙,你把它平鋪在桌面上,兩邊用相同的力氣把它擠壓,當達到一定高度時,會保持一個靜態壓力,但是當一只手的使用的力氣變小,“靜態壓力”就會發生改變,從而導致余震的發生,
總結必須小心的是有些余震的規模也可能大于主震。簡單點說就是,只要引起主震的地質變動尚未結束,由這一變動所引起的地震都可以成為這次主震的余震,余震通常是在主震之后規模較小的地表震動,余震也有可能造成較脆弱建筑的損壞。余震可能發生在主震一個小時,一天,一周,甚至是一個月之后,甚至是幾年,而這次一次5.1級余震可能來的比較晚,時隔了44年,
2、1976年發生的唐山大地震,對你的人生有什么影響?
往事不堪回首!1976年那場大地震把我砸成重傷,在黨中央、毛主席的親切關懷下,我被轉到河南省安陽鋼鐵廠職工醫院接受治療。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我雖康復出院但卻落下了終身殘疾,從地震那時起,在人生道路上我發生了重大轉折。我由一個17歲的小伙子變成了一個重度殘疾人,以后的路怎么走?一片迷茫!什么美好的理想,遠大的抱負通通灰飛煙滅,
回想上學期間,在老師和同學眼中我可是鰲里奪尊。每次考試在同年級中始終排在第一位,在全縣統考中名列前茅,人生中最大的考題擺在了眼前,怎樣來寫這副答卷?思來想去即然來到這個世界上,就肩負著一種責任,第一不能給國家和社會造成負擔;第二不能給家庭造成負擔,因為上有父母,同胞中有姐弟,不能因此而頹廢下去。憑著在校期間的功底,我開始自學無線電知識,修理家用電器和水泵電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