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佛山未來創新行業打4分,東莞卻有望打8分呀。區、鎮(街道)是佛山經濟發展主戰場,原廣東“四小虎”中,有順德、南海“兩小虎”在佛山,但,貿易與制造,不是未來經濟的方向,所以佛山也受此所累,潛水不如臨深的東莞,17年GDP為3450億元,相當于佛山的36%。
1、佛山發展前景如何?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粵港澳大灣區作為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比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經濟發展快速,發展前景十分被看好。粵港澳大灣區中,粵港澳三地地理位置相近而各有優勢,其中,佛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毗鄰港澳,與廣州共同構成“廣佛都市圈”,是“粵港澳大灣區”“珠江-西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佛山是中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制造業發展繁榮,產業經濟佛山工業體系較為健全,涵蓋了幾乎所有制造業行業,家電、家具、陶瓷、機械裝備、金屬加工等傳統行業優勢突出,光電、新材料、生物制藥、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按2017年統計公報數據顯示,佛山市高技術制造業、先進制造業、優勢傳統工業的工業增加值均較上年有所增長,具體來看:數據來源:佛山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佛山市作為中國重要的制造之城,制造業保持快速發展,
佛山市工業體系較為健全,涵蓋了幾乎所有制造業行業,家電、家具、陶瓷、機械裝備、金屬加工等傳統行業優勢突出,光電、新材料、生物制藥、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當前,佛山市正著力建設中國制造業一線城市,大力發展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力爭通過若干年努力,把智能裝備及機器人、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等產業打造成世界級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佛山市下屬五個區,每個區的經濟發展不同。區、鎮(街道)是佛山經濟發展主戰場,原廣東“四小虎”中,有順德、南海“兩小虎”在佛山,多年來,佛山堅持分權化的經濟發展和行政管理模式,大力推動財力、資源和管理權限向基層下沉,基層活力動力較足。2017年,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排名中,佛山五個區均位列前50強,其中順德、南海區分列第1、第2位,
在全市32個鎮(街道)中,共有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26個、省級特色產業基地10個,中國產業名都、名鎮41個,省級專業鎮38個,形成了“一鎮一品”的專業鎮經濟形態。佛山五區經濟發展情況:數據來源:佛山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佛山與廣州在歷史上關系密切,在地理上相依相連,生活文化同根同源,現代產業配套互補,由廣佛兩市組成的廣佛都市圈人口占廣東省1/5,GDP增長居全國前列,
廣佛經濟圈是佛山的一大優勢之一,這也加強了佛山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聯系。總的來說,佛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毗鄰港澳,在大灣區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正在快速發展中,產業集中、結構優化、多地加強交流與合作,未來在全球經濟舞臺上將越來越突出及重要。粵、港、澳三者在大灣區中扮演角色不同,佛山市全面對接廣州、深圳、香港等中心城市,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樞紐城市,同時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同時也會帶動佛山經濟的發展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粵港澳大灣區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大數據、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規劃策劃、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園策劃規劃、粵港澳大灣區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2、未來佛山發展潛力大嗎?
佛山是城市化較高的地區,以中小私營企業為主,順德、南海、禪城發展程度高些,各地發展都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了很多特色小鎮,理應形成各自的中心。近十幾年來,由于過度集中建新城,先是佛山新城,現在是三龍灣,忽略了各個鎮區的發展,還造成了吸血效應,影響了整體的提高,佛山的發展應拼棄集權,形成多中心,主要發展靠近廣州的經濟帶,包括順德、南海,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