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川銅幣,如果單從四川銅幣四字所定,這種幣屬軍政府造的四川銅幣,有中華民國元年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民國二年壹百文,民國三年五十文,六種版型。因為鑄造銅幣有利可圖,這種銅幣當時除四川成都造幣廠和重慶造幣廠以外,當時割據四川,甘肅各地的大小軍閥乃至私人都有參與鑄造,導致這種銅幣泛濫成災,即使是現在,我們在古玩市場見到最多的就是這類銅幣,一般品相的一枚十元左右。
1、四川銅幣五十文的值多少錢?
你好,你說的四川銅幣五十文是1912年至1914年軍政府造四川銅幣。軍政府造四川銅幣面值有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壹百文,軍政府造四川銅幣五十文正面珠圈內有“四川銅幣”四字,中心有一花飾,上緣鈐“軍政府造”,左右兩邊有兩小邊花,下緣鈐“當制錢五十文”。背面中心大圈內有一篆書“漢”字,大圈外有十八個小圈環繞,上緣鈐“中華民國?年”字樣,
“漢”字五十文版式變化非常多,不同版式市場價格也不同,下面就例舉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品種版式加以介紹。下面“小字”系列指的是“軍政府造”四字細小,1、小字大花大字元年漢字,紅銅略少,黃銅常見。2、小字大花小字元年漢字,這一版屬于混配,比較稀少,3、小頂花元年漢字,這一類面版文字及花朵細節變化較多,紅銅略少,黃銅多見。
2、四川銅幣值錢嗎?
民國時期,在所有省份中,四川銅幣種類最多、數量最大,“漢”字四川銅元品相完好的尚且不值錢,象提問展示的這枚銅元品相比較差,就更不值錢了。導游郎看到關于四川銅幣零散的提問比較多,與其一問一答,不如一次性把體系講清楚,四川銅幣是晚清和北洋時期四川省地方政權鑄造的貨幣,自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六月開鑄,至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十一月法幣開始流通才逐漸退出流通領域,存世量極大,除極個別珍稀版別外,其他各類四川銅幣都沒有多高的價值。
清末、民國四川銅幣按時間先后和面文分有幾種:1、“四川局官造”、“光緒元寶”,2、“四川省造”、“光緒元寶”。3、“大清銅幣”幣面中心加鑄陽文“川”字,光緒三十二年九月,清政府戶部更名為度支,部,各省銅元局所鑄銅幣幣面紀銘一直沿用“戶部”字樣,唯四川銅元局于宣統元年(1909年)所鑄銅幣的紀銘改為“度支部”字樣,之后也改為“戶部”。
4、辛亥革命以后,四川大漢軍政府改鑄“漢”字銅元,有當10文、20文、50文三種面額,然后增鑄當100文、200文的銅幣,最后大面值銅幣泛濫成災,物價飛漲。以上所列的所有四川銅幣,現在、將來都不可能有什么價值高的可能,除非是騙人的說法,導游郎認為,四川銅幣唯一要記住的珍稀版別是:四川省造光緒元寶當三十銅元,它是我國銅元十大珍品之一,備受中外泉界青睞。
3、四川銅幣軍政府造的當制錢一百文值錢嗎?
你好,你這枚四川軍政府一百文是開門老的真品,不過這種四川軍政府大漢銅圓一百文鑄造量很大,目前存世量也特別的多,市場價并不高像你這種品相還不錯,有一定市場價值,四川省是銅元鑄造大省,軍政府造銅元由成都造幣廠和重慶造幣廠造同時鑄造。辛亥革命后四川地方軍閥在1913年初開足馬力鑄造這種銅元,當時的產量極大,據《民國時期貨幣金融記事》一書記載,1913年1月到10月,僅重慶銅元局就鑄造了十文銅元一千九百萬枚,二十文一千九百九十六萬枚,五十文九百三十八萬枚,一百文一百一十七萬枚。
與此同時地方小軍閥也蜂擁而上采用各種方法鑄造大漢銅元,當時僅成都一地就有大大小小八十多處私人造幣廠,幾乎超過了全國其他省份鑄造銅元的總和,以至于民國中后期川幣泛濫簡直到了驚世駭俗的地步。可以說四川省軍政府軍政府造大漢銅圓在目前目前市場上擁有量僅次于湖北湖北省銅幣的好多都是翻砂鑄造的市場價普遍不高,四川軍政府銅元版式特別復雜中心芙蓉花都分木芙蓉、紫芙蓉、紅芙蓉、野芙蓉等,十分雜亂,這也是四川軍政府銅元的一個特色,下面我就把四川軍政府造一百文比較典型的版別價格給大家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