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徽以“競技人形”為主要組成部分,圖形中包含多種運動項目,各種形式相互交織、融合、和諧共存,體現了第11屆全運會“和諧中國、全運會”的精神和理念;同時,以“運動人形”為主要形式的會徽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時代特征歷屆全運會比賽地點:第一屆全運會: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北京第二屆全運會:1965年9月11日至28日北京第三屆/,第十一屆全運會會徽命名為“和諧中國,活力山東”。
第十一屆全運會會徽命名為“和諧中國,活力山東”。會徽圖案特色鮮明,風格獨特,內涵豐富。會徽以“競技人形”為主要組成部分,圖形中包含多種運動項目,各種形式相互交織、融合、和諧共存,體現了第11屆全運會“和諧中國、全運會”的精神和理念;同時,以“運動人形”為主要形式的會徽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時代特征
歷屆全運會比賽地點:第一屆全運會: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北京第二屆全運會:1965年9月11日至28日北京第三屆/。-1/:北京五屆1979年9月15 -30日全運會:上海六屆1983年9月18日-10月1日全運會:廣東七屆1987年11月20日-12月5日。-1/:上海10月12 -24日1997 全運會:廣東10月11日-2001年11月25日-1/:江蘇2005年10月12日-。2009年10月11日-2009年10月23日會徽山東由金色的跑道,金色的麥穗,夸張的紅字組成。麥穗代表著新中國成立10年來的豐碩成果,而這個看似沖出跑道的詞,就像一只冉冉升起的“箭”,象征著當時人們建設新中國的激情。
3、第十一屆 全運會 會徽十一個元素代表的體育項目1。第十一屆全運會會徽以“和諧中國·活力山東”命名,以11個“競技人物”為主要元素,其中中間紅色代表跳水,左下角綠色代表排球,右上角綠色代表單杠,左上角綠色代表跳水,右下角藍色代表自行車等等。五種不同的顏色代表五大洲——歐洲、亞洲、非洲、澳大利亞和美洲,黃色代表亞洲,黑色代表非洲,藍色代表歐洲,紅色代表美洲,綠色代表澳大利亞。3.年畫的產地歷來分為兩個中心、四個產地:天津的楊柳青和北方的山東威縣寒亭;南方在蘇州桃花塢和廣東佛山,他們的產量和制作都有自己明確的風格,市場范圍也很大。這是因為,長期以來,年畫一直是人民創造和喜愛的藝術作品,雖然年畫在宋代就已經有了雛形;但它真正成型是在明朝,資格最老的是天津楊柳青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