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鄭州人,大學時同學有一部分信陽人,畢業后去過信陽,做生意也接觸了一些信陽人,簡單表達下自己的觀點,如有冒犯,謹表拙見。關于南方和北方的問題,一直很有爭議,又為什么會劃到河南,單就河南整體區域來信陽應該是自然環境最宜居的,河南信陽素有“北方南國,南國北方”之稱,與豫皖鄂三地接壤。
1、你有沒有接觸過河南信陽人?在你的印象里是怎么樣的?
河南鄭州人,大學時同學有一部分信陽人,畢業后去過信陽,做生意也接觸了一些信陽人,簡單表達下自己的觀點,如有冒犯,謹表拙見。信陽地處秦嶺淮河以南,算是南方,人口和所轄區縣相對較多(人口600多萬,兩區八縣),南側與湖北相連,東側毗鄰安徽,三省通衢,交通便利。單就河南整體區域來說,信陽應該是自然環境最宜居的,
信陽人一般認為自己是南方人,身邊的朋友說起來也經常說“你們北方大漢”等等詞匯。確實,地域心理歸屬這一塊確實有很大的差異,而且信陽光山和新縣說話口音很詭異,跟普通中原官話有很大的區別,河南本地人基本就是完全聽不懂。信陽外出的人特別多,省內外出人口僅次于南陽和周口,600多萬人,地形又多丘陵山崗,農業不怎么有出路,所以外出闖生活的人非常多。
信陽人又相對喜歡溫潤的氣候,所以一般選擇臨近的湖北,安徽合肥或者蘇州、杭州、上海等地,信陽人勤勞精明,所以在外做出事業發家落戶外地的特別多。回到主題,簡單說幾點我眼中的信陽人的特質,1.信陽人特別注重飲食,跟豫北地區早中晚都可以是一碗面不同,信陽人早上熱干面,中午或者晚上如果有條件必然四菜一湯,還特別喜歡吃燉鍋,臘肉,鴨鵝,魚都是他們心中至愛,他們可以不喝毛尖,但飲食質量必須要高,飲食在他們生活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信陽菜在整個中部地區也很有名,以精致豐富著稱,是豫菜的代表,如果你跟信陽人約吃飯,一定要讓他點菜,你坐著享用就可以了[捂臉]。他們對美食的追求比較純粹,旨在追求食材的本味,其實跟很多朋友說的“好吃懶做”迥然不同,2.精明能干。信陽多丘陵山崗,因為農業無出路,所以多經商,因與湖北交界,所以也有了湖北人“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的精明。
信陽人天南地北哪里都去,做各種各樣的生意而且多有成就,即便在鄭州的信陽人也不少,開飯店,做建筑,五金等行業也是名聲在外。不過或許精明就容易單打獨斗,跟周口和南陽人出去抱團不太一樣的是,信陽人更在意自己做得大不大,而沒有想過抱團去“壟斷”一個行業,3.顏值高。信陽山環水繞,空氣濕潤,又是魚米之鄉,所以男人女人都有一副好皮囊,這可謂是天賜的機緣,
4.宗族觀念。在宗族觀念越來越淡化的如今,信陽那邊還保留了一部分這種觀念,河南十八地市,基本每個區域都有屬于自己的一些獨特的心理歸宿和地方風俗。比如南陽人的豪爽和對政治權力的熱烈,周口人的敢闖敢拼和對賺錢欲望的不懈追求,安陽人的務實和平和,洛陽人的熱情和安逸等等,從某種角度講,信陽其實有點被低估了。山環水繞,雖然沒有特別出名的礦產行業支撐導致經濟相對有點落后,但隨著經濟結構的轉型,信陽說不定能迎頭趕上呢,
2、信陽離鄭州那么遠,離武漢卻近,為什么被劃入了河南?
河南信陽素有“北方南國,南國北方”之稱,與豫皖鄂三地接壤。信陽北距鄭州300公里,南距武漢200公里,從地理上來看,信陽屬于南方,它是是南方的最北方,并且是北方進入南方的重要門戶。信陽市山清水秀,氣候宜人,被評為十佳宜居城市,整個河南地區以面食為主,信陽則是“魚米之鄉”,種的也是水稻,信陽的姑娘也很清秀,很難界定信陽人到底是南方的習性多一些,還是北方的情懷更加濃厚,
其中西南部多為丘陵地帶,新縣,羅山,光山,潢川西部,和湖北文化比較接近,潢川中部以東,固始,淮濱,息縣,口音更接近安徽,無論從地理和文化上來講,與中原地區文化都有較大的差異。關于南方和北方的問題,一直很有爭議,又為什么會劃到河南?以秦嶺淮河分界線,信陽與湖北省交界的大別山屬于秦嶺余脈,這就造成了信陽主城區是在分界線中間,處于不尷不尬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