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高中和大學的花費的多少是由多個因素決定的。每年學費加生活費是10000不到,作為全市第一高中,各種資源的配置上肯定是優于其它高中學校的,而且前幾年也出過高考全省前幾名的學生,假如生活在四五線城市,拿我自己為例,高中時在公立高中,吃飯每天在食堂,也在住宿學校,基本上不出去買其他東西。
1、讀高中和大學要花費多少錢?
讀高中和大學的花費的多少是由多個因素決定的。例如高中公私立,學校地處城市,補習班,學生是否復讀,學費,個人生活水準,下面我們一一分析。假如生活在四五線城市,拿我自己為例,高中時在公立高中,吃飯每天在食堂,也在住宿學校,基本上不出去買其他東西,每年學費加生活費是10000不到。大學,也是在一個四五線城市上的,因為在學校里多了聚會,因此花費還是高的,要花到將近20000每年,
這樣算下來,不加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七年下來,是要花超過11萬的。假如生活在二三線城市,念得是普通高中,吃飯,睡覺也是在學校,大學不經常出去買一些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一般七年下來會花費超過150000的。這些是正常的學生花費,還是沒有考慮高中是否復讀幾年,是否在私立高中就讀過,所考得院校是否為民辦院校,大學時是否談戀愛等一些與學生息息相關的問題,
2、張家口一中好不好?
作為全市第一高中,各種資源的配置上肯定是優于其它高中學校的,而且前幾年也出過高考全省前幾名的學生。但是隨著衡水的崛起,河北的高中,除了石二之類的個別學校能爭個高低之外,其他學校都漸漸銷聲匿跡了,近幾年,張家口一中受到衡水、石二等搶生源的影響,市內的拔尖生很多都流失了,于是弄了個六年一貫制把小學畢業的優生都圈進來,很多都是各個縣的優生。
至于效果怎么樣,誰也不清楚,高中老師教初中學生,到底是居高臨下,還是外行充內行,只有6年后才能知道。整個教育生態由于超級中學的到處掐尖破壞嚴重,越往高,生源越好,至于這些學校怎么樣,外面的人很難判斷清楚。因為,即使你的孩子聰明如孔明,如果毀在縣區的高中里,大家都知道,如果毀在那些名校里,就像往大海里扔一塊石子一樣,無聲無息,
現在很多家長一窩蜂的把孩子往市里弄,以為市里的學校就是好,其實不然。很多孩子花了很多錢到市里讀初中,讀高中,最后不如留在縣里的孩子發展好的是絕大多數,拿小學和初中成績差不多的孩子比較,出去的孩子有80%以上的不如留在本縣讀書的,很多孩子最后也就是上個三本(現在也叫二本,其實還是三本)或者專科。有的家長不懂的,非要拿最好的學生去參考,
人家那是他娘生的就是那么聰明,不論放在哪兒,都是學霸。市里的學校不是金鍋子,把什么材料放進去出來都金光閃閃,相反,很多中上等學生,尤其中考上500多分的學生,在各個縣里屬于很優秀的學生了,非要花錢到外面,到市里去讀書,被安排到普通班里,最后差不多就是三本專科的結局。這些學生如果留在縣里的話,屬于“重本班”學生,學校盡全力去培養,最后大部分都是一本生,而放在那些超級學校里,就會被邊緣化,你就是學渣,越學越沒有信心,最后的結果可想而知,
有的家長以為學而優則“市”,認為市里的老師比縣里的老師水平高,認為是優秀的老師選拔到了市里。其實不是這樣的,市里的老師不過是原先家在市里的師范類畢業生就業或者縣里的某些老師調動到市里的學校而不是縣里的優秀教師因為優秀去了市里,不是一回事,當年考師范的時候,縣里的學生都是最優秀的學生,考不上師范才讀高中;而市里的師范生是考不上高中的學生才上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