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清明臨近寒食之日,寒食又是人們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和清明合二為一,寒食成為清明的別稱,也成為清明的習俗,清明一到,氣溫回升,正是春耕播種的好時節,清明節古稱三月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民間節日之一,二十四節氣中,只有清明和冬至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清明的影響相對更大更廣,公歷4月5日左右是清明節,二十四節氣之一。
1、 清明節是 幾月 幾號?清明節古稱三月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二十四節氣中,只有清明和冬至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清明的影響相對更大更廣,由于二十四節氣反映了氣溫、降雨、物候等的變化。一年四季,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們來安排農事活動,公歷4月5日左右是清明節,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民間節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清明一到,氣溫回升,正是春耕播種的好時節,所以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清明前無”的農業諺語。由于清明臨近寒食之日,寒食又是人們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和清明合二為一,寒食成為清明的別稱,也成為清明的習俗,清明不動煙火,只吃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