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歷史朝代的比較要求歷史、文獻知識,那些交叉學科,像冶金考古、環境考古、動物考古、植物考古、體質人類學、考古DNA、古建筑等等,跟理科的東西結合比較多~~~但文理知識在初級階段(本科)一般都只要基本知識就好,20世紀20年代,以田野考古為標志的近代考古學傳入我國考古是什么,考古學的定義從現今通常使用的情形來看,考古學這一名詞主要有3種涵義,公元1092年成書的《考古圖》就已經率先使用了「考古」這一名詞,不過此時指的是考證古文字與古文章什么是考古。
考古學的定義從現今通常使用的情形來看,考古學這一名詞主要有3種涵義。第一種涵義是指考古研究所得的歷史知識,有時還可引伸為記述這種知識的書籍;第二種涵義是指借以獲得這種知識的考古方法和技術,包括搜集和保存資料、審定和考證資料、編排和整理資料的方法和技術;第三種涵義則是指理論性的研究和解釋,用以闡明包含在各種考古資料中的因果關系,論證存在于古代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的規律
考古是一個綜合學科,文理兼招。搞歷史朝代的比較要求歷史、文獻知識,那些交叉學科,像冶金考古、環境考古、動物考古、植物考古、體質人類學、考古DNA、古建筑等等,跟理科的東西結合比較多~~~但文理知識在初級階段(本科)一般都只要基本知識就好。北京大學考古學系是我國高等院校中成立的第一個考古學系,至今已有50年的歷史。20世紀20年代,以田野考古為標志的近代考古學傳入我國
漢語的考古學來自于歐洲,而歐洲各國文字中的考古學都源于希臘文的αρχα?ολ?γ?。這個詞是由αρχα?ο?(意為古代事物或古代)和λ?γο?(意為科學)組成,在古希臘泛指古代史的研究。在公元4世紀的時候,柏拉圖就使用這個希臘文的單詞來指古代史的研究。這個詞在一段時間內很少使用,在17世紀時又被重新使用,用以表示古物和古跡的研究。17、18世紀的主要指的是古物中的美術品。到了19世紀才泛指一切古物和古跡。中國在公元1-2世紀(東漢)已有「古學」這個名詞,來泛指研究古代的學問。到了北宋中葉(11世紀)時,誕生了一門研究青銅彝器和石刻的學問——金石學,即考古學的前身。這時「考」「古」二字也開始被連用。公元1092年成書的《考古圖》就已經率先使用了「考古」這一名詞,不過此時指的是考證古文字與古文章
4、考古學源于哪個朝代?考古學的產生有長遠的淵源,但到近代才發展成為一門科學。近代考古學發祥于歐洲,以后普及到世界各國,北宋以來的金石學是中國考古學的前身,但直到20世紀20年代,以田野調查發掘工作為基礎的近代考古學才在中國出現。作為一門近代的科學,考古學有一套完整、嚴密的方法論,它包含史前考古學、歷史考古學和田野考古學等分支,并與自然科學、技術科學領域內的許多學科以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內的其他學科有著密切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