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特別是家人,容易在發生沖突或爭吵時指出對方心理有問題、應該看心理醫生。多做有氧運動,出大汗,大口呼吸;2多和情投意合三觀相符的人交流;3別閑著,手腦并用動起來;4睡眠質量好就不會焦頭爛額;5多看經典名著,站在哲人的高度看世界;6多看奧斯卡電影,轉移注意力;7多看有趣的小品,呵呵一笑解憂愁;8多到有名勝古跡的地方走走,打開眼界;9報班培訓。
1、最近心理壓力巨大,去哪里找到好的心理醫生?
哪也不用去,誰也不找,自我調節,自身的力量才能度過嚴冬,最好的心里醫生就是你自己。減壓的方法有:1多做有氧運動,出大汗,大口呼吸;2多和情投意合三觀相符的人交流;3別閑著,手腦并用動起來;4睡眠質量好就不會焦頭爛額;5多看經典名著,站在哲人的高度看世界;6多看奧斯卡電影,轉移注意力;7多看有趣的小品,呵呵一笑解憂愁;8多到有名勝古跡的地方走走,打開眼界;9報班培訓:計算機,外語,駕照,廚師等;10想辦法掙錢:自媒體,綠色農業,快遞等釋放壓力多給自己減負,少給自己添堵,少些不切實際的欲望和攀比,人生一世如同草木一秋,房屋萬間睡覺不過三尺寬;把紅樓夢的好了歌多念幾遍,功名利祿,金銀財寶,美女,兒孫所有的一切都是過眼云煙;“好就是了,了就是好,
2、有什么辦法能勸一個人去看心理醫生?
如果家人或朋友真的可能需要心理咨詢,可參考如下幾點:1、找一個心平氣和的溝通時機。很多人,特別是家人,容易在發生沖突或爭吵時指出對方心理有問題、應該看心理醫生,爭執時的說法聽起來就不像是一種中肯的建議,更像是對對方的攻擊和指責,往往不會使對方“服軟”接受建議,而是會招致對方的反擊,使沖突升級。2、從對方的利益出發,
建議不要直接說對方有心理問題,“有心理問題”聽起來像是一種批評、指責甚至攻擊。給朋友或家人建議時,不要用這種“扣帽子”的方法,而是要從對方實際利益出發,找到他可能也存在煩惱或困擾的一點(需要看心理醫生的人往往都會有自己的困擾和痛苦),比如“你睡眠一直不太好”、“我感覺你最近心情比較郁悶”、“你已經好幾次在工作中控制不住脾氣,沖同事甚至領導發火,這樣下去可能會影響你的事業”這類的開頭表明你是站在對方立場上考慮事情的,更容易被接受一些,也就是心理咨詢中“啟發咨詢動機”的最簡化形式,
3、給出可選擇的建議。結合第2點,可這樣征詢:“你最近睡眠一直不太好,感覺白天精力和心情也都受到了影響,你看要不要看看醫生、或者是找位心理老師聊聊,看看專家有什么好的建議和方法能改善下睡眠的?”——至于心理老師是不是真的給他調整睡眠,你就不用操心了,只要當事人愿意去見專業工作者,醫生和咨詢師都會有自己的評估和干預辦法。
通常給出“醫生”或“心理老師”這兩個選項,可以便于當事人根據自己的歸因傾向,選擇他最愿意接受的方式,4、不要指望一次性說服。人們接受一些以往抗拒的事物,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如果對方一開始不接受,不要勉強,尋找下一次可溝通的時機,特別是他的困擾更進一步發展、矛盾再次顯現時,再嘗試進行溫和的建議,(圖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