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礎和完整體現,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接受,成為規范國際關系的重要準則新中國奉行什么外交政策,具體的外交政策分為幾個階段:新中國成立初期,新中國外交政策成熟的標志是(,新中國外交政策成熟的標志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新中國總的外交方針是獨立自主、和平共處。具體的外交政策分為幾個階段: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的外交方針是“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在請客”、“一邊倒”。20世紀60年代,由“一邊倒”調整為“兩個拳頭打人”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初,是“一條線”的外交戰略,主要是為了對付蘇聯霸權主義。20世紀80年代,中國奉行不結盟政策,保持獨立自主,不與任何大國或國家集團結盟。20世紀90年代,中國采取“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方針和立場。今天我們依然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和平外交政策,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今天我們堅持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舞臺的外交工作布局。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有不足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這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的。其基本點有: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這五項原則是: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立足點;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往,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3、新中國外交政策成熟的標志是(新中國外交政策成熟的標志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于1953年12月,中國政府同印度政府就兩國在西藏地方的關系問題進行談判,周恩來總理在會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1954年6月28日、29日周恩來在訪問印度、緬甸期間,分別與印度總理尼赫魯和緬甸總理吳努發表《聯合聲明》,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五項原則是在建立各國間正常關系及進行交流合作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得到中國、印度和緬甸政府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礎和完整體現,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接受,成為規范國際關系的重要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