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南陽府隸屬河南江北行省,襄陽路隸屬湖廣行省,初步形成了河南湖北省界的輪廓。截止洪武24年,南陽府人口已達91244人,我們從民國說起,南陽就是河南為數不多的大市,當時南陽是河南十一個行政區之一,共下轄13各縣市,分別是南陽縣、南召、唐河、鎮平、方城、泌陽、新野、桐柏、淅川、鄧縣、內鄉、西峽、南陽市。
1、河南南陽發展如何?
種種跡象表明,南陽已經邁入高速發展階段,為建設具有“較強吸納集聚能力和重要影響力的大城市”全速推進,一切欣欣向榮、大趨勢向好,具體從以下幾方面可以看出:區域性中心城市南陽位于豫陜鄂三省交界,居鄭州、西安、武漢三省會之間,高速交通便利,去年通了第一條高鐵,河南省三大都市之一,已成為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南水北調渠首所在地,“中國最具潛力城市100強”,這些名號都是響當當的。
一切都昭示著南陽迎來了大發展的機遇,人口紅利有句俗話說的好,“人多好辦事”,南陽擁有1200萬的人口,全國城市人口排名第九,無論從勞動力、人才、消費能力等來說,南陽都是數得著的,巨大的人口紅利成為了經濟發展的強有力支撐。旅游業南陽是全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有著厚重的歷史痕跡;依托秦嶺南麓和伏牛山山脈,擁有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兩個省級自然保護區,風光無限、景色如畫,近些年南陽旅游業取得長足的發展,下一步臥龍崗武侯祠5A級風景區的擴建即將結束,必將迎來南陽旅游業的又一次井噴,
中醫藥產業南陽有良好的中醫藥基礎,偉大的“醫圣”張仲景就是南陽人,近些年南陽著力打造“仲景故里”品牌,大力發展中藥產業,涌現出了像宛西制藥、福森藥業、利欣制藥等知名藥企,發展潛力巨大。總結:南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漢唐時期就已經名滿天下,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自古南陽人就勤勞勇敢、韌性十足,南陽人必將在國家中部崛起戰略中,繼往開來,秉承先祖精神與高尚品格,迎來大發展!我是宛都說事兒,80后南陽土著,說南陽人感興趣的事兒,
2、河南的南陽和駐馬店分家之后,南陽為何能夠管理12個縣?
首先,我個人對于豫南的問題還是有發言權的,雖然我現在常駐漯河,但是畢竟我老家還是在駐馬店,對于當地的事情還是比較了解的,對于南陽為何能在和駐馬店分家之后還能管理12個縣,其實這個問題的討論性并不是特別大,下面我們就簡單的分析一下。我們從民國說起,南陽就是河南為數不多的大市,當時南陽是河南十一個行政區之一,共下轄13各縣市,分別是南陽縣、南召、唐河、鎮平、方城、泌陽、新野、桐柏、淅川、鄧縣、內鄉、西峽、南陽市,
在當時已經算是巨無霸的河南大市。而到新中國成立,南陽曾經歷過幾次小規模的拆分,1949年3月,河南省委決定將南陽專署原下轄的葉縣和舞陽劃歸許昌地區,而此時南陽下轄的也就剩下了12個縣市,而到了1965年時,南陽又再次新添一位成員,當年11月13日,國務院全體成員批準設立社旗縣,周恩來總理親自更名“賒旗”為“社旗”,寓意為社會主義旗幟。
新成立的縣委住進賒店古鎮,社旗縣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1966年,南陽仍轄13縣市,但是這一年國務院批準了設立駐馬店地區,并由此將南陽管轄的泌陽劃給了駐馬店,此時便是題主所提到的和駐馬店分家,其實駐馬店只分走了一個泌陽,而題主所說的為何能夠管理12個縣似乎有點無稽之談,南陽之前能管理13個縣,難道剩下12個就管不住了嗎?其實南陽和駐馬店分家,大部分拿的都是信陽專署的地,本來駐馬店想要桐柏的,但是南陽并不想給桐柏,于是就將泌陽給了駐馬店。
3、南陽為什么劃分到河南省?
現在河南湖北在南陽市一段的省界,其實就是1142年宋金紹興和議后的國界,南宋與金國大致以秦嶺淮河為界,但金國為了取得一定的戰略優勢,專門要求趙構割讓唐鄧二州(今南陽市一帶,唐州治所在唐河縣,鄧州治所在今鄧州市,今天的南陽市區則是鄧州治下的南陽縣,1226~1271年間為申州)。1226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時去世,留下遺囑要蒙古大軍聯合南宋,繞過金國重兵防守的鳳翔,潼關,渡漢水,穿過唐鄧二州,直搗金國南京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