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鎮江專區改為鎮江地區。59年常州專區復名鎮江專區,值得一提的是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鎮江英國領事館舊址、昭關石塔和鎮江博物館都在這里,未來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可期,83年撤銷鎮江地區,將原鎮江地區的丹徒、丹陽、揚中、句容四縣劃歸鎮江市。
1、鎮江的歷史是什么?
西周早期:吳國宜邑春秋:吳國朱方邑——越國朱方邑——楚國谷陽邑秦:會稽郡丹徒縣,縣治丹徒鎮西漢:荊國丹徒縣——吳國丹徒縣——江都國丹徒縣——會稽郡丹徒縣東漢:吳郡丹徒縣三國吳:毗陵典農校尉武進縣西晉:毗陵郡丹徒縣——晉陵郡丹徒縣東晉:縣治由丹徒遷京口再遷回丹徒鎮;丹徒縣境內寄治郯、朐、利城三縣。南朝宋:南東海郡丹徒縣,寄治郯縣、朐縣、利城縣,
南朝齊:南東海郡丹徒縣,寄治郯縣、利城縣。南朝梁:南蘭陵郡丹徒縣南朝陳:南東海郡丹徒縣隋:蔣州延陵縣,縣治京口——潤州延陵縣——江都郡延陵縣唐:潤州丹徒縣——丹陽郡丹徒縣——潤州丹徒縣宋:鎮江府丹徒縣元:鎮江路丹徒縣——江淮府丹徒縣——鎮江府丹徒縣明清:鎮江府丹徒縣——鎮江郡丹徒縣(太平天國時期)——鎮江府丹徒縣中華民國:江蘇省丹徒縣——金陵道丹徒縣——鎮江縣解放后:鎮江縣分設鎮江市、丹徒縣,原城區及近郊為鎮江市,四鄉農村為丹徒縣,
鎮江市屬蘇南行政區鎮江專區。1958年丹徒縣、鎮江市合并,名鎮江市,同年鎮江專區改為常州專區,鎮江市屬常州專區。1959年常州專區復名鎮江專區,1962年鎮江市、丹徒縣復分設。1971年,鎮江專區改為鎮江地區,1983年撤銷鎮江地區,將原鎮江地區的丹徒、丹陽、揚中、句容四縣劃歸鎮江市。鎮江市改由江蘇省管轄,
2、鎮江保留了哪些歷史遺跡?
鎮江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盡管這一稱號在人文鼎盛的江南一帶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但至少表明鎮江和它的鄰居南京、常州、揚州相比并不遜色,甚至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位置。鎮江的歷史遺跡中,名氣最大的自然是“三山”,即金山、焦山、北固山,想必大家上學時就聽說過這些地方了,當然旅游開發的也比較成熟,所以這里我也無需多講,
我個人最喜歡的是丹陽南朝陵墓石刻,它們散落于田間地頭,基本上保持了原生態的面貌,非常適合古跡愛好者去逐一打卡。寶華山隆昌寺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稱,它與鎮江市內的金山寺同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鎮江英國領事館舊址、昭關石塔和鎮江博物館都在這里,未來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可期。
以上都是鎮江的驕傲,下面一點則是鎮江的恥辱,那就是,鎮江在大運河世界遺產的遺產點上掛了零蛋,據說和宋元糧倉遺址的破壞有關,世界遺產(暫無)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焦山碑林、鎮江英國領事館舊址、昭關石塔、鐵甕城遺址、宋元糧倉遺址、煙墩山墓地、甘露寺鐵塔、丹陽南朝陵墓石刻、葛城遺址、城上村遺址、春城土墩墓群、隆昌寺、大運河(鎮江段)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街(暫無)國家一級、二級、三級博物館鎮江焦山碑刻博物館(二級)、鎮江博物館(二級)。
3、常州歷史上是屬于鎮江嗎?
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武進另置陽湖,析無錫另設金匱,析宜興另立荊溪,加上原領江陰、靖江,常州府統領8縣,故有“中吳要輔,八邑名都”之稱,1953年1月1日,常州市為省轄市。1958年,鎮江專區改名為常州專區,專署由鎮江市遷至常州市,常州市劃歸常州專區領導,1959年,常州專區改為鎮江專區,專署由常州市仍遷駐鎮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