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的1000斤,還有差一點的800斤還是有的,平均也就是1000斤左右。大人們將收割回來的麥子放到曬塘上曬,然后用梿枷打麥子,分到麥子后,我們家曾經煮過麥粥吃,也曾用石磨將麥子磨成粉過篩后,以鹽和蔥花作配料調成漿,在鍋里攤成餅子吃,清明前,收蠶豆碗豆時節,也就是割麥子的時候。
1、你們老家的麥子今年收成好嗎?能達到一畝多少斤?
謝謝邀請。我的故鄉在粵東,主糧是水稻,但也種過小麥和大麥,上世紀六十年代,每年冬種蠶豆、碗豆時,生產隊也會種少量(幾畝)大麥或小麥。由于種得少,有的人確實不識,確曾有人將麥苗認作韭菜,我們家鄉的小麥產量都不是很高,聽大人們說,畝產量只有二三百斤。小時候,小麥抽穗后我們曾經用麥管兒做成小哨子吹著玩,清明前,收蠶豆碗豆時節,也就是割麥子的時候。
大人們將收割回來的麥子放到曬塘上曬,然后用梿枷打麥子,麥芒梢兒弄到身上很癢很癢。分到麥子后,我們家曾經煮過麥粥吃,也曾用石磨將麥子磨成粉過篩后,以鹽和蔥花作配料調成漿,在鍋里攤成餅子吃,改革開放以后,在家鄉再沒見到種過小麥了。南方人喜歡吃大米飯,不習慣吃面食,所以只以水稻為主,很少種植小麥,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南方的工礦企業、城鎮居民每月糧薄供給的大米,要按比例配售面粉,大家都不愿意買面粉,對硬性搭配意見很大。
2、山東小麥進入收割期,畝產多少斤算高產量?
這個不太清楚,我是河南開封的,我們當地小麥已經收割完畢,產量多少已經見分曉了。由于我們是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我們的農民管理也比較到位,灌溉及時,農藥噴灑效果顯著,產量沒有明顯變化,基本畝產1200斤左右,個別的1000斤,還有差一點的800斤還是有的,平均也就是1000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