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吳川蘭石鎮多條村莊一年中有3個甚至3個以上的“年例”,其中蘭石村有6個“年例”期。其中,茂名有“年例”的地方最多,茂名年例是粵西地區最有民間傳統文化的節日,茂名年例的來源有多種的傳說,粵西湛江、茂名、陽江以及廣西玉林都有些地方有“年例”。
1、你們了解茂名年例嗎?
茂名年例是粵西地區最有民間傳統文化的節日,茂名年例的來源有多種的傳說。《茂名市志》記載:“‘年例’唯粵西鑒江、羅江兩江流域的村落所獨有,清代已十分流行,“年例是當地傳統民間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禱風調雨順、百業興旺、國泰民安的活動”。實際上,茂名年例是民間把春節、元宵節、廟會,也包括祖先遷移落腳紀念日等在內的綜合節日,
城鄉各地村民以社廟為單位,按各自原定的日子集資舉行祭社盛典。以祈風調雨順,年豐人壽,俗稱“做年例”或叫“祭社”,時間一般頭尾三天,頭一天叫起年例,最后一天叫年例尾,茂名市的年例日因各地而有所不同,俗話說:各地鄉村各地例。其中茂名市高州市沙田四大年例園最有代表性,抬神船出游,場面壯觀,人山人海,連中央電視臺,省港澳電視臺都來拍攝成了專題節目播放,
茂名年例只要是在高州,化州,吳川,電白,茂南等地區。首先從高州石鼓鎮良文塘村碰沖村年初二開始,一直到高州市平山鎮的二月十幾結束,過去也有些鄉村做番秋年,茂名市的年例,有人說是民間紀念南國圣母冼夫人而設置。每地的年例期是各地的廟宇建成的日期,因為民間為了紀念冼夫人的豐功偉績而廣建宇廟,冼太廟,茂名年例的主旨是祈禱風調雨順、百業興旺、國泰民安。
一社一景過年例,周圍村莊群眾都來看熱鬧助興,遠方親戚朋友過來看年例,家家戶戶大擺宴席招待親朋戚友,不論是否相識,一律熱情款待茶飯煙酒菜,連外地過來的市委書記大加贊嘆,每到年例期,外出工作,打工,做生意的村民都回家里來。村鎮街道張燈結彩,各戶盛筵宴請親朋,來客越多,主人就越高興,故有“年例大過年”之說,
年例活動內容有游神,拜神,游燈,點燈,打醮,舞獅,舞龍,飄色,八音,武術表演,做大戲木偶戲,燃放煙花炮竹等。隨著社會的發展,外出人員多了,年例的不少繁瑣禮節也改變了很多,從原來的三天減少回一兩天,重點不是睇年例了,而變成了吃年例了。
2、在廣東省,有哪些地方過年要吃年例?
“年例”是廣東粵西獨有的一種節日,這個節日很奇特,節日名字是同一個“年例”的名字,但各村的“年例”期卻不一樣,“年例”期村村游神、擺宗、飄色游行,放炮,做大戲,家家廣邀親朋戚友前來慶賀,村里非常熱鬧,非常喜慶,有“年例大過年”的說法。粵西湛江、茂名、陽江以及廣西玉林都有些地方有“年例”,其中,茂名有“年例”的地方最多。
(做年例的人家多廣邀親朋戚友大擺宴席)湛江的遂溪、霞山、赤坎、麻章、雷州、廉江都有部分地方有“年例”,吳川基本所有地方都有“年例”,茂名的化州、高州、電白、茂南絕大部分地方和信宜南部小部分地方都有“年例”。陽江的陽春也有小部分地方有“年例”,(“年例”擺宗游神)有些地方一年有兩個“年例”期,一個是上半年的“年例”,多集中在從年初二開始的舊歷正月及二月、三月,還有一個下半年“翻秋年例”。
比如吳川蘭石鎮多條村莊一年中有3個甚至3個以上的“年例”,其中蘭石村有6個“年例”期,此外,廣西靠近粵西的北流市的白馬、大倫、扶新、六靖、清灣、石窩、平政等幾個南部鄉鎮也有“年例”。“年例”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但很難拿得出鐵證來說明,不過,有“年例”的地方大多崇拜冼太,多有冼太廟,而且,海南有些也拜冼太的地方有軍坡節,軍坡節也與“年例”差不多,各村有相同的節日名字“軍坡節”,日期也各自不同,內容也與年例差不多,游行、擺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