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周六放學,我送鄭x過鐵道回家,索性跟他上了他家,住了一宿,可嚇壞了爹娘。只有老五現在還健在已經快70歲了,但他也是七兄弟之中稍有良心的一個,在外邊一樣紀念親人,現在清明節真沒必要回村紀念,在外邊往家方向紀念就好了,我1957年轉學上了鶴崗,61年在鶴崗見過張xX,62我參軍離開了鶴崗,68年探家找張×x,他從啤酒廠調走,不知去向,失去聯系。
1、六、七十年代鄉村最令人羨慕的工作,現在怎么樣了?
六、七十年代,是祖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初級階段,國家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解決人們的溫飽問題。由于中國人囗多,底子薄,要改變當時一窮二白的面貌,卻實不容易,需要很長的時間,經過人們艱苦的努力,才能逐步提高人們的生活。在六、七十年代,農村實行的是人民公社集體所有制,各村都以生產隊為單位,集體統一勞動,按勞分配,
這時的人們還沒有完全解決溫飽問題,國家號召人們仍要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在六、七十年代鄉村最吃香的工作是大隊書記、會計,其次是生產隊隊長和會計,因為那個年代,國家的各項建設都在轟轟烈烈的進行著,農村以興修水利為主要建設。人們農忙時節忙種莊稼,農閑時抓緊時間興修水利,大家都是你追我趕,起早貪黑的干,只有大隊書記和會計不要勞動,他們坐在大隊辦公室計算、灘派當天各生產隊要完成的生產任務,有時到工地上指揮群眾如何干,書記一聲令下,大隊所有百姓都必須照辦。
生產隊的隊長和會計也不需要做事,他們只是指揮本隊群眾如何干,從那里干到那里,所有群眾都會踏踏實實的從早干到晚。在那時農村忙修水利的建設年代,有一項手藝也是比較吃香的,如木匠、篾匠、石匠、鐵匠、裁縫等,因為他們一天只要上交生產隊幾毛錢,就可以不參加生產隊緊張的興修水利的勞動,去做他們的手工業。這樣即輕松,又吃人家的、拿人家的,自由自在,還可吃香的、喝辣的,每天工資現金到手,
2、你兒時的玩伴,還有誰在。他們現在怎么樣了?
我兒時的玩伴有5個,還有3位在和我同一個市我今年77歲,大約3~5歲時住在松花江邊的連江口,我和比我大2歲的劉xx經常在江邊玩沙子,有一次我東屋的女鄰居,擺著小船載著我倆在江邊轉,她不會擺船,小船順流而下,差點撞上橋墩,幸虧遇到擺船人一漿把我們小船支遠,才避免船翻人亡。大約1948年,我家和劉xx家7~8戸下放到萬慶村,趕上土改,定為貧農,
1951年我倆一起上學。一墻之隔東院的孫x比我大3歲,同班同學,前院的張x,比我大4歲,張x×比我大4歲,附近高德屯的鄭×比我大2歲。我和他們同班問學,關系密切,與劉,張,張,孫一個村的,經常一起玩,一次周六放學,我送鄭x過鐵道回家,索性跟他上了他家,住了一宿,可嚇壞了爹娘。找了一宿,第二天下午我才回家,
我1957年轉學上了鶴崗,61年在鶴崗見過張xX,62我參軍離開了鶴崗,68年探家找張×x,他從啤酒廠調走,不知去向,失去聯系。孫x,61年上鶴崗我家,又一起回到萬慶看他爹,以后他上湯原工作。71年我在部隊探家,在火車上碰到一湯原人,通過他捎話,我們在萬慶見過面,98一06年他在我市侄子企業燒鍋爐,時常見面。
3、以前村里有些惡霸經常欺負村里老實人,他們現在過得都怎么樣了?
我村里有一戶人家兄弟七個,在80至90年代老六仗著兄弟人多,在村里真的是無惡不作,按照四川人說的就是一個舵爺啊!那個時候他在街上開茶館,甚至壟斷了附近幾個鄉場的管理費。在我們村里也沒人敢惹他,如果惹到他真的是全家不得安寧啊!我記得92年村里一個人打工回家過年,在他開的茶館里6天時間輸了3千多塊錢,最后找到他借了2000塊錢想翻本,結果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全輸光。
其實大家都知道他被下套,所以才讓他一個星期輸了5000塊錢,大家可想而知92年5000塊錢是個什么概念啊!看到輸完借的2000塊錢后,他不再借錢并讓寫了張欠條,期限是3個月連本帶利還清。但借錢的人在外干工地,平時只借生活費,工資要到年底才會結清,3個月后到了還錢的時候,由于借錢人沒錢還,他拿著欠條去別人家里,把欠債人父母家的豬和糧食拿來抵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