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普工的說工資低不能生存,很多的回答,本人也在東莞十多年,不過沒做過老板,一直做工廠高層管理,現以回家發展有三年時間。例如前不久要上市的床墊品牌慕思,他就是一個純粹的東莞工廠,在這之后其實隨著電子業和對外貿易的興起,全國的很多老板以及東莞的民眾開始自己建工廠,自己接訂單,自己直接對外銷售。
1、“世界工廠”東莞存款余額超2萬億,東莞到底有多富裕?
東莞真的是藏富于民,其實在30年前,德先生在東莞的銀行工作時就感受到了。那時候從北方來到了東莞,這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一方面驚嘆物價的高企,另一方面驚嘆東莞民眾的富裕。勃勃生機,讓在這里的民眾,做什么都能賺到錢,如果你覺得實在自己沒有太多的本事,其實就靠著蓋房子出租,也能賺到很多錢。現在東莞已經是我國第四個存款余額超過2萬億的城市了,前三個城市人口也比東莞多,城市的地位也比東莞高,本來是沒有什么可比性的,
但是東莞仍然以存款余額超過了2萬億雄踞第四。前三個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廣州,個個城市是不是比東莞大?比東莞地位高?東莞市在2020年,人均存款17.39萬元,比1990年增長了約44倍,看到這個數字只想說還是比較保守很保守。因為東莞民眾還喜歡理財和投資,所以在對外投資以及理財方面,估計投入得更多,總的財富量要多很多,
如果統計東莞市家庭人均財富額,估計這個數字才會比較驚人呢。東莞人的存款加上理財和投資,再加上房產等資產,大家會看到一個比北上廣深更富裕的東莞,東莞人一般還是比較倉促的,也就是說還是比較務實的,所以從表面上很難看出擁有那么多的財富。其實東莞的造富之路應該分為以下這幾個階段:1.改革開放初期的“要想富,先修路”階段,
珠三角水鄉地帶,其實河流也是眾多的。當時東莞就是修路的積極性非常高,最早真正實現了路通財通,為后面的三來一補的工廠發展奠定了基礎,從上個世紀80年代東莞就開始逐漸成為港資三來一補的工廠集中地,土地也是大量征用,又進一步造就了一批批的拆遷富人。那時候的長安鎮烏巢社區就是最典型的例子,2.獨立自主的建設工廠階段。
在這之后其實隨著電子業和對外貿易的興起,全國的很多老板以及東莞的民眾開始自己建工廠,自己接訂單,自己直接對外銷售,也就是說走上了世界工廠的發展之路,其實一直到現在,港資廠和臺資廠已經越來越少了,反而是國內的投資工廠越來越多。例如前不久要上市的床墊品牌慕思,他就是一個純粹的東莞工廠,3.中間隨著整個大灣區的建設,土地價值越來越高,每個鎮區都有著自己傲視全國的支柱產業,在全國也是富甲一方,加在一起那全東莞就更富裕了。
很多本地人自己都有了一棟樓,僅僅靠租金就可以保證衣食無憂,再加上多年的投資以及貿易,其實本地人相對來說真的是比較富。真正進入到藏富于民的階段,但是東莞人又非常務實,開著車也非常低調。對于飲食非常的熱衷和追尋,但是對于穿和其他外在方面卻是不太在乎,每個家庭還是非常有錢的,大家只要看到東莞的出外旅游團,就能感受到他們的豪氣和大方。
像廣東深圳這邊的技術工工資普遍在6千塊錢往上走的可是我看樓主你說你的朋友今年已經屬于中年人了,48歲出來廣東這邊找工作的話不靠譜,因為這邊的工廠招人要求年齡范圍一般在18歲到35歲之間,超過40歲很難找到可以進去的工廠所以我不建議你的朋友出來廣東打工某生存了,建議在自己老家的地方發展,做點小生意什么的會比較實在,
3、東莞為什么倒閉了很多工廠?
看了很多網友回答,做過老板的說大環境不行,人工費用太高。做普工的說工資低不能生存,很多的回答,本人也在東莞十多年,不過沒做過老板,一直做工廠高層管理,現以回家發展有三年時間,東莞的沒落表面是各種問題都有,但這也是全國的私企都存在的問題,老板們在說用工成本高,那為什么前幾年深圳政,府要提出用五年時間工人工資翻一翻?就現在還在深圳東莞打工的普工誰能說可以依賴現在的工資在深圳東莞生活一輩子?東莞的沒落大環境固然重要,沒有自己的品牌、核心技術,代工生產到一定時候無人想轉型發展,而國內環境也造成想轉型的轉不了,在這個新技術日新越異的年代,一個企業的沒落也只是時間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