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到武漢,特別是看大病到武漢,一般省會治不了的病轉診武漢,已經是整個中國患者和醫療同行的一個習慣。武漢墨水湖,秋天到了武漢的小生活,飲食購物,居住,交通我在武漢一般去學校吃,大學太多了,隨處都可以找食堂,或者是各產業園,設計院的食堂,全都是年輕人。
1、武漢的醫療水平怎么樣?
武漢的醫療水平,從各個方面來看穩居國內前三,齊名京滬,是國家非常重要的醫療中心之一。看病到武漢,特別是看大病到武漢,一般省會治不了的病轉診武漢,已經是整個中國患者和醫療同行的一個習慣,武漢的醫療實力,可以從幾個方面去體現。一是,從人才培養來看,武漢國內領先,武漢有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兩所國內頂尖的醫科大學,他們的前身,同濟醫科大學和湖北醫科大學,是世界領先的醫科院校。
二是,從醫院配置來看,武漢是國內醫院條件最好的城市之一,無論醫院的規模、技術設施、人才、資質都國內領先,武漢的三甲醫院數量穩居國內前三,同濟醫院、協和醫院、中南醫院、解放軍武漢總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等等近十所醫院進入全國百強,全球馳名。第三,從醫療協同機制來看,武漢也走在國內前列,武漢最早購置了醫療直升機,從跨區救護車運送到直升機、高鐵的醫療應急運輸機制都非常成熟,構建了一個從從武漢到周邊省市縣市高效醫療協同應急體系。
2、在武漢打工生活怎么樣?
武漢已經是準一線城市,湖北省正在召開的兩會上對武漢的發展又作出了力度空前的支持,其前景將是更加輝煌,當然任何一座城市的發展,都離不開人的支撐,如果你離武漢近,又能在武漢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盡管薪水與沿海城市相比低一些,但是就自身條件和武漢發展前景看,堅持做下去,還是能夠安身下去的。就武漢目前房價來與北上廣深比,還是要便宜很多的,
生活成本上,如果年輕人到過所有的一線城市就會發現它們的共性:相差無幾。出行上應該是最方便的了,武漢歷來就有“九省通衢”之稱,城市地鐵,輕軌已經形成網絡,城際鐵路已經開通好幾條了,城市圈已經初步形成,再就宜居城市來講,武漢應該最屬宜居城市,因為人應該逐水而居,武漢湖泊星羅棋布,長江穿城而過,漢水在此注入長江,城市綠化率不斷提高。
3、大家覺得武漢的的士怎么樣?
你們那些噴子跟網約車的班子:天天就掛在嘴邊說武漢的士這不好那不好,你去醫院看病,你怎么不說醫院收費貴呀?你去餐館吃飯,你覺得滿意嗎?你去政務大廳辦個手續,你對公務員滿意嗎?你對現在低工資高物價,你覺得滿意嗎?出租車司機也是人,投機取巧的畢竟是少數,絕大部分都是好的,如果馬路上出租車都絕種了,你們出行還不是靠網約車補充,到那時候,網約車一桶江湖,他們就不拒載了?他們就規規矩矩了?他們一樣這里不克那里不克?吃虧上當的還是你們自己,
現在還有余力噴哈子,沒有了出租車你看哈子,你會比現在還要尷尬,避開出租車行業,你們對別的行業都滿意嗎?捫心自問,所有行業都是這樣,壞事的都是那幾顆老鼠屎,對待熊孩子,我們要抱著寬容的心態,軍運會開幕在即,運輸行業的整頓力度一直在持續加大,武漢的服務行業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不要老是拿老眼光看待出租車,十年樹木,百年育人。
4、武漢這個城市怎么樣?適合居住嗎?
在武漢2度寒暑,一直住武昌,其實我也喜歡漢口江灘一帶,但是我就懶在了武昌沒動窩,武漢三鎮,在我的印象里都是平的,見不到什么山。武漢有座長江大橋,比較出名的,但實際上現在有好幾條的了,以前的叫長江一橋,之后的叫,叫長江二橋,長江三橋,長江上有七八座橋,你到漢口可以坐船,可以坐車,你也可以從橋上走過去,橋墩上有電梯,你如果上電梯,可以下去,下去哪呢?下到長江。
長江一片江灘,是灰黑色的,江水有時黃得像黃河,但江面很寬,坐船呢,往江對岸大約20多分鐘,從江灘上沿著大鐵橋走下去,再上船,上船再到對岸。武漢江灘,長江水位上漲夏冬兩季并不長,春秋有春有秋夏天的時候,天氣比較熱,這個比較二字是相對于重慶來說的,反正沒啥風,武漢都是湖,大湖小湖,天氣熱就蒸騰,走到街上就想光膀子,公交車上特別多的人,居然有不帶空調的,為啥不帶空調,因為便宜1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