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是長葛人,長葛的陘山和新鄭的具茨山都是嵩山山脈的南延。同樣,大河常處兩山之間,河之東對應的是山之陰坡,河之西對應的是山之陽坡,正因為中國古代地名陰陽法則的確定,是以該地向陽、背陽之勢來決定的,故中國古代還有一種山之東、水之西取“陽”、山之西、水之東取“陰”的地名命名現象。
1、歷史上的諸侯國、朝代的名字都是怎樣來的?
歷史上的朝代名不是統治者隨口說說就訂下來的,古代講究名正言順,對于一個新王朝的國號,統治者命名一般都慎之又慎,但大體來說逃不出這五方面第一方面由部族或者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比如契丹,原本契丹只是契丹族的族名,后來契丹建國后就以契丹作為自己的國名。第二方面由自己或者祖上的原有爵位來命名朝代,比如漢朝,項羽當初分封天下時,封劉邦為漢王,劉邦建立天下后就以自己的王號漢來命名朝代,
剩下的比如曹魏晉,隋,唐等等都是如此來確定朝代名。第三方面就來自于開國者自己當初駐地的古國名,比如宋朝,趙匡胤當初作為節度使時駐地在宋州,古宋國的地界,后來建立朝代,趙匡胤就以宋來做為朝代名,三國時期的東吳也是如此。第四以自己的姓氏為朝代名,這個很特殊歷史上只有一個朝代如此,那就是南朝陳,陳霸先建立朝代后就以自己的姓作為了國名,
2、三國時期提到的許昌、荊襄、江東大概是今天的哪些地方?有什么歷史依據?
許昌就是許都。位于今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東部15公里張潘鎮古城村,東漢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自洛陽遷都于此。許都這個地方,物產豐富,三面環山,西北依靠嵩山山脈,西部有石人山、白云山、伏牛山等山脈阻隔,南部有大別山、博山等山脈橫亙,只有東部是開闊的平原,易守難攻,是理想的戰略基地。荊襄,應該叫做荊州,
江東,又叫江左。江東的名城由來已久,史記卷七最早有江東記載。長江在自蕪湖至南京一段向東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為標準確定東西和左右,古代以中原為中心,長江以南為外,外即表,故稱江南為\
因為最有名的城市是荊州城和襄陽、樊城,所以又叫荊襄。荊州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用諸葛亮的話說就是:“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西漢有十三州及司隸,十三州分別是并州、冀州、幽州、青州、兌州、豫州、徐州、揚州、交州、荊州、益州、朔方及涼州,其中的荊州刺史部即是九州之一的荊州荊州∶南陽郡、南郡、江夏郡、桂陽郡、武陵郡、零陵郡、長沙國按照《漢書·地理志下》所描述的荊州范圍囊括當今的湖南、湖北全境及河南南部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