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地標簡介洛陽標志性建筑俗稱地標。洛陽市一座古城,有數不清的古建筑,而其中,明清建筑又占了極大的比重,在洛陽的郊縣,還有很多明清建筑“藏在深閨無人識”,等待著發現修繕,古建筑群保留基本完整,占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現存主要建筑有琉璃照壁、山門、舞樓、正殿、拜殿等建筑。
1、洛陽有哪些明清建筑?
洛陽市一座古城,有數不清的古建筑,而其中,明清建筑又占了極大的比重。關林關林是埋葬三國時蜀將關羽首級之地,前為祠廟,后為墓冢,除少數建筑為清代補建,現存主要建筑建于明代萬歷年間,距今大約400多年,比較完整地保存了明代建筑。洛陽山陜會館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間,是當時山西和陜西兩地的商人籌資修建的經商聚會場所,
目前古建筑群保留基本完整,占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現存主要建筑有琉璃照壁、山門、舞樓、正殿、拜殿等建筑。洛陽民俗博物館始建于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占地150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戲樓、大殿、后殿等,整個建筑群仍整體保留完整、對稱嚴謹,是洛陽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之一,除了建筑本身可以欣賞,博物館內展出的許多洛陽本地的民俗文物也值得一看。
馬家大院位于洛陽市老城區西大街91號,這是一座典型的明清式建筑,七間頭四進式四合院,距今已有100余年歷史,與眾不同的是,在馬家大院的中院有一獨立進出、自為一體的院子,院中有兩座繡樓東西相對,樓上兩側有直徑1米左右的圓窗,中間是4扇花窗木門。繡樓是馬家姑娘居住的地方,男人一般不準入內,大院坐南朝北,共有房屋72間,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
九龍廟位于偃師市山化鎮石家莊村南的,建于清代嘉慶年間,坐北朝南,臨伊洛河而建,占地3400平方米,是當地船工為紀念治水能手黃守才、祈福船運平安而修建的,廟宇內關于黃守才治水故事的雕刻和圖畫隨處可見,現存建筑有鐘樓、鼓樓、偏殿、正殿、后殿和耳房。其實,在洛陽的郊縣,還有很多明清建筑“藏在深閨無人識”,等待著發現修繕,
2、洛陽有哪些標志性建筑?
導讀:洛陽標志性建筑,如果在兩年前你問我,我還真沒有辦法回答你,但是現在你問我,我完全能給你說道說道。洛陽地標簡介洛陽標志性建筑俗稱地標!其實全部都聚集在西關了,以前西關有九龍鼎為地標志性建筑,現在除了九龍鼎以外,還有天堂明堂,這兩個武則天時期的古跡,被修復以后,現在完全成了洛陽新的標志性建筑,特別是天堂明堂其設計形態,完全是聚集了所有的歷史建筑美為一體的地標性建筑。
3、洛陽有什么保存較好的老建筑?
杜家寨(現名杜莊村),位于洛陽市汝陽縣大安工業區境內,老寨門分東西兩個,現東寨門依然聳立,保存完好。杜家寨四面環水別名--水圍寨,戰亂時期有匪寇侵入時,附近村民都到此避難,因四面環水,東西寨門設有吊橋,寨門高處有瞭望臺、炮臺、厚重的城門上有機槍眼,村中有大鐵鐘發出不同節奏聲音表明信號,當有匪寇來襲,發出信號收起吊橋關閉城門,架起槍炮保護寨中村民,抵制外來侵入。
4、為什么有的人在洛陽旅游時,沒有感覺到古城韻味?
洛陽旅游古城韻味十足,為啥西安人感覺不到,因為主觀上他們不愿意承認洛陽的歷史文化比西安更悠久厚重,看看評論區,幾乎是西安噴子的游樂場,洛陽人看不到幾個!洛陽歷史遺址確實缺乏整體規劃,所有的復古建筑都必須在原址上建,不像西安編一個的大唐不夜城就整成了燈具城,根本不用考慮真的假的有沒有遺址。站在洛陽的麗景門上,放眼望去老城區仍然保持著明清時期的城市布局,其中很多民宅都是百歲老人啦!洛陽保衛戰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和日軍一比一傷亡的戰爭,由于日軍損失慘重,占領后血洗洛陽城大肆破壞,
只要有戰爭,洛陽從未幸免過,因為名氣太大,路過的都不會錯過。地上建筑除了幾個特別著名的比如:龍門、白馬寺、關林、上清宮、少林寺等幾個寺廟保存還算完好,其余的就是地下遺址了,洛陽的地下世界簡單的說就是“五都貫洛”,4000年的建城史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對應的遺址,一條完整的歷史鏈條可以與現存史料一一對應,在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都是屈指可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