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這時候就應該知道清朝,一塊銀元相當于現在多少錢了吧?!?924年的中學教師每月二十大洋相當于現在多少錢,現在的教師想要買下一座四合院需要花多少錢呢,有些人就比較好奇了,民國時期中學教師的二十塊大洋,到底相當于現在的多少錢呢,說清朝的一塊銀元,相當于現在的多少錢,無非就是計算購物量,但清朝至今,時過境遷,事過境遷,簡單的購物對比我感覺太不靠譜。
1、清朝的一塊銀元,相當于現在的多少錢?
說清朝的一塊銀元,相當于現在的多少錢,無非就是計算購物量,但清朝至今,時過境遷,事過境遷,簡單的購物對比我感覺太不靠譜。不是說小說就是最翔實、最具體的歷史嗎?先說一個小說里面的記錄:《范進中舉》大家都熟悉,范進的老岳丈,就是那個殺豬賣肉的胡屠戶,有一句非常明確的話,“我一天殺一個豬還賺不得錢把銀子,都把與你去丟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風!”這里表達的很清楚,胡屠戶殺豬賣肉,一個月不休息,可以賺二兩銀子。
一塊銀元約重27克,換算下來,胡屠戶工作一個月,大約可以賺四塊銀元,再說一個人物,祥林嫂。上過學的也應該很熟悉的,但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祥林嫂在魯老爺家做住家女傭時的月工錢。“試工期內,她整天的做,似乎閑著就無聊,又有力,簡直抵得過一個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錢五百文,”當然,魯迅在小說中還透漏了另外兩個重要數字,一是祥林嫂被婆家賣到深山做人妻,其婆家得錢八十千。
還有一個數字,祥林嫂為了贖身給寺里捐了一門檻,價值十二千錢,也就是十二塊銀元,魯迅特別點明,十二塊鷹洋。雖然祥林嫂生活民國,但既然清朝漫長,剛剛到了民國,應該也有同樣的參考價值,好了,這時候就應該知道清朝,一塊銀元相當于現在多少錢了吧。再說一個我經歷的一件事,小時候,外婆來我家,帶來一塊銀元,說是要給姐姐打一副手鐲。
銀元放在桌子上,我好奇,就拿著玩,不知道掉到了哪里,外婆好傷心,多少次念叨:“小時候,一快銀元能買兩袋面里,”害得我好幾天白天不敢在家見外婆。心里老想,兩袋面可以蒸多少饅頭,一直到銀元在桌子后面找到。總之,那時候,一塊銀元真的很“值”錢,至于也有很多小說張嘴就是百兩,千兩,甚至萬兩銀子,我感覺都不靠譜。
2、1924年的中學教師每月二十大洋相當于現在多少錢?
“1924年的中學教師每月二十大洋相當于現在多少錢?”關于這個問題,我有必要糾正一下,因為1924年的教師,每個月的工資絕非二十大洋這么“精致”,通過了解,我們可以知道,1924年,是處于民國時期,民國時期是處于軍閥割據,社會動蕩不安,大伙兒都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一個年代。雖然當時的社會狀況很不穩定,但在那些軍閥當中,無論是籮大的字不認得幾個的大老粗,還是有一些文化底蘊的軍閥,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對教育非常重視,
民國時期老師的收入還是相當不錯的。就拿高校教師來說,高校講師的月薪是兩百塊大洋左右,副教授的月薪在三百大洋左右,教授在五百大洋左右,除了高校教師,民國時期的中小學教師的工資也是相當不錯的:中學教師的平均月薪在一百大洋左右,小學教師的月薪在六十大洋左右。而這位朋友所說的二十大洋的月薪,應該算是中學教師中墊底的存在,很可能這樣的中學教師教學能力極低,也可能這位中學教師處于非常偏遠的地區,
那么有些人就比較好奇了,民國時期中學教師的二十塊大洋,到底相當于現在的多少錢呢?如果是買柴米油鹽之類比較稀疏平常的東西的話,一塊大洋就相當于三五十塊人民幣左右;但如果是買房子的話,一塊大洋的購買力就相當厲害了——魯迅花一千大洋買下五百平米的四合院,只花了僅僅一千大洋而已!也就是說,當時的中學教師用10個月的工資就能買得起一座四合院,而魯迅先生花兩個月時間就搞定了一座四合院。
那么現在的教師想要買下一座四合院需要花多少錢呢?一千萬都不一定夠!如果按照買四合院的價格來換算一塊銀元等于多少人民幣,相比很多人都可以輕松算出來——按照房價來換算,一塊銀元相當于一萬塊人民幣!哪怕中學教師的工資只能領取到最“精致”的二十個銀元,那么對方的月薪都相當于現在的二十萬,而我們現在,又有幾個教師的月薪達到二十萬呢?“寧可少養五萬陸軍,東北大學也非要辦好不可!”東北王張作霖其實就是一個實打實的大老粗,但是他卻對教育如此重視,甚至要求每個縣的教育經費必須達到全縣總經費的四成,誰要是敢挪用教育經費,那是把自己的腦袋當作身外之物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