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的地價都3w多了,南京4w不離譜。地價-房價的關系,本質上要看地段,而不是表面的拿地價;(3)核心區地價基本都到了2萬左右的水準,本身也不低,這造成了猶豫;(3)1.8萬地價,還是2.3萬地價,并不直接影響到最終售價,(1)之前的金輝白馬云著,樓面價23017元/㎡,本次的4塊地最高限價都是2.3萬/平以下,這是一種防止地價被打破的“設置”,南京很講政治;(2)從本次土拍來看,如此優質地塊也未觸及最高限價,可見房企普遍謹慎,“爆冷”是有點的,除了有的地塊太小之外,顧慮點可能在于江北目前嚴防死守的3萬紅線限價,另外,也在顧慮大環境背景,對2019上半年拿地積極的房企在融資方面有所約束。
1、全城熱議:南京新地王地價比房價還貴,南寧的房價到底多少才是頂,你怎么看?
都是炒作,中央政治局會議對住房不炒又作了明確規定。房子怎么會漲價呢?是饑餓供地,悟盤惜售等原因,需求100萬套,建120萬套,需求200萬套建240萬套,在土地公掛拍時就附加條件,開發區商拿地要滿足下例條件,一是拿地后三年房原全部上市,二是房價限定在一定價內只能跌不能漲價。并且配備一定設施,否則不要拿地,對拿地不動工的閑置土地進行經濟處罰并進入黑名單,哪有事情辦不好,
2、南京4幅重要地塊未破最高限價,你怎么看?
(1)之前的金輝白馬云著,樓面價23017元/㎡,本次的4塊地最高限價都是2.3萬/平以下,這是一種防止地價被打破的“設置”,南京很講政治;(2)從本次土拍來看,如此優質地塊也未觸及最高限價,可見房企普遍謹慎,“爆冷”是有點的,除了有的地塊太小之外,顧慮點可能在于江北目前嚴防死守的3萬紅線限價,另外,也在顧慮大環境背景,對2019上半年拿地積極的房企在融資方面有所約束。
這造成了猶豫;(3)1.8萬地價,還是2.3萬地價,并不直接影響到最終售價,畢竟最終市場能接受的售價要看地段和產品價值。香港置地當初的地價也不到1.8萬,但依然能賣出3萬,且受追捧,而2.2萬的非核心區地王,賣3萬還不到,去化還很一般。因此,地價-房價的關系,本質上要看地段,而不是表面的拿地價;(3)核心區地價基本都到了2萬左右的水準,本身也不低,
但江北核心區每次拍地的節點都在“不太好”的時刻,非核心區倒有時倒在狂熱時拍地,單價很多在2.2萬、2.3萬,而核心區的拍地往往都不高,2萬以下。是的,這也造成了很有意思的江北地價倒掛!目前核心區二手房普遍在3.5萬~4.3萬之間,當然,核心區房價整體突破4萬,這個可能性短期較低。要看建設推進的速率,尤其4號線、金融中心等重要資源的堆疊,對核心區房價和區域認同度極為重要;(4)老百姓認為江北核心區荒,發展不太快,
主要是基于狀態表象,比如地鐵、大樓、住宅、成片功能區的觀感,但實際上,江北新區的發展是比較快的,產業(芯片等)落地、新金融創意街區、地下城建設等,已經很快了。只不過復雜建設需要規劃、施工的周期,未來的江北核心區,不是方向性的第一層級問題,而是節奏和速率的第二層級問題。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地價跌宕起伏,冷冷暖暖,不礙大格局與趨勢。
3、南京10宗地掛牌總價98.35億,秦淮區宅地最高樓面限價40809元/㎡,你怎么看?
南京房價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至少要和杭州平齊,無論從六朝古都的歷史,長三角唯一特大城市地位,以及產業布局和發展來看,南京都是長三角當之無愧的NO2。而且靠上海合適的距離,使得免于遭受虹吸,反而建立了南京都市圈,拉攏周邊兩省的小伙伴組團發展,這樣的南京,未來潛力無限,蘇州的地價都3w多了,南京4w不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