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城市,我本人都去過,尤其是河南鄭州基本上是兩年一去,對鄭州和長沙的快速發(fā)展看在眼里。但實際情況是長沙增速2019年全國前20城第一名,而且還沒等2020年GDP出來,鄭州GDP就被國家修正了,長沙小幅度上調(diào),如果雙方都保持這樣的經(jīng)濟(jì)增長速度的話,五年內(nèi)鄭州想超越長沙是有些困難的,畢竟長沙的經(jīng)濟(jì)基數(shù)總量比鄭州大,經(jīng)濟(jì)優(yōu)勢更明顯。
1、合肥未來會超過長沙、鄭州嗎?
合肥,安徽省的省會,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也是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近年來,合肥依靠科技創(chuàng)新,經(jīng)濟(jì)發(fā)展迅速,從2012年的GDP總量4164.3億元,發(fā)展到2014年超越5000億元,2016年跨上6000億元的臺階,實現(xiàn)GDP總量6274.38億元,是2012年的1.5倍,2013-2016GDP年平均增速10.4%,高出全國3.2個百分點,
現(xiàn)在看看三個城市2016年GDP情況長沙GDP總量9323.7億元,排省會城市第6位,人均125456元排省會城市第3位。鄭州GDP總量7994.2億元,排省會城市第7位,人均GDP83281元,排省會城市第10位,合肥GDP總量6274.3億元,排省會城市第10位,人均GDP80511元,排省會城市第14位。
2017上半年GDP情況長沙GDP總量4757.35億元,增速8.5%,鄭州GDP總量4040.20億元,增速8.1%,合肥GDP總量2896.90億元,增速8.4%,從中看出,2016年合肥追趕迅速很快,追上鄭州的距離正在拉近,但2017年合肥GDP增速明顯放緩,這樣下去,未來幾年追上鄭州有點難,超越長沙幾乎不可能。
2、華中地區(qū)的第二城市,是長沙還是鄭州呢?
不要再比了,現(xiàn)在國家的城市發(fā)展嚴(yán)重的不平衡,北上廣深四個龍頭城市,北方只有一個,這個問題又是問中部城市,自己多看看地圖,長沙在什么位置?能算是中部嗎?嚴(yán)格的按照地圖來說,我認(rèn)為連武漢都算是南方,為什么國家只差發(fā)展鄭州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因為北方大城市發(fā)展太薄弱!為什么會有雄安新區(qū)、濱湖新區(qū)?因為深圳特區(qū),浦東新區(qū)都在沿海和南方,北方需要一個這樣的經(jīng)濟(jì)龍頭!所以說我認(rèn)為國家對西安和鄭州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會越來越大,特別是鄭州,地理位置基本就是國家的正中心,現(xiàn)在又是發(fā)展航空和高鐵,未來肯定越來越好,就算昔日的“東京”汴梁回不到往日的輝煌,但也希望河南越來越好,對得起億萬人民的期望,
3、武漢、鄭州、合肥、西安、長沙綜合實力對比,誰才是中部第一?
這幾個城市我都去過好多次,毫無疑問,目前而言,中部城市綜合實力武漢第一,西安第二,長沙第三,鄭州第四,合肥第五。另外,西安應(yīng)該屬于西部城市吧?中部省會還有南昌和太原,實力相對較弱,一、武漢市(湖北省)簡稱“漢”,別名“江城”、“大武漢”,是中部地區(qū)唯一副省級城市,下轄13區(qū),分別為江岸區(qū)、江漢區(qū)、漢陽區(qū)、武昌區(qū)、洪山區(qū)、青山區(qū)、硚口區(qū),東西湖區(qū)、江夏區(qū)、漢南區(qū)、新洲區(qū)、黃陂區(qū)、蔡甸區(qū)。
主要景點有黃鶴樓、戶部巷、東湖、武漢長江大橋、木蘭天池、漢口租界、歸元寺、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博物館等,二、長沙市(湖南省)簡稱“長”,別名“潭州”、“楚漢名城”,下轄6區(qū)2縣1市,即望城區(qū)、雨花區(qū)、開福區(qū)、岳麓區(qū)、無心區(qū)、芙蓉區(qū),寧鄉(xiāng)縣、長沙縣,瀏陽市。主要景點有岳麓書院、橘子洲、馬王堆漢墓、開福寺、劉少奇故居、世界之窗、湖南湘繡城等,
三、鄭州市(河南省)簡稱“鄭”,又名“商都”,下轄6區(qū)5市1縣,即二七區(qū)、金水區(qū)、中原區(qū)、惠濟(jì)區(qū)、管城區(qū)、上街區(qū),登封市、新密市、新鄭市、鞏義市、滎陽市,中牟縣。主要景點為黃河風(fēng)景名勝地、嵩陽書院、天地之中、少林寺、嵩山、黃帝故里、關(guān)帝廟等,四、合肥市(安徽省)簡稱“廬”,又名“廬州”,下轄4區(qū)4縣1市,主要景點有巢湖、包公祠、周瑜故里、三河古鎮(zhèn)、龍泉古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