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人大多說的是本地方言,陽春說的是白話,陽西也有說客家方言的。日本決定強硬以對張鼓峰地區的沖突實際上以日軍失敗收場,這讓日本關東軍怎么受得了,他們覺得“堂堂大日本皇軍”怎么能輸給沒有戰斗力的蘇聯紅軍呢,蘇聯參戰的主力是第五十七特別軍,后來升格為第一集團軍,總指揮是朱可夫上將;日軍參戰的主力是日本關東軍,指揮官是植田謙吉大將、荻洲立兵中將、小松原中將。
本人出生于陽江的一個小農村,讓我來說說這座既神秘又小而精致的城市吧:1.陽江是廣東省的地級市,包括有陽東,陽春,陽西,閘坡,江城,濱海新區(新成立),屬于粵西一帶,比鄰珠三角,是沿海城市,有著名濱海旅游城市之稱(閘坡5A風景區),中國風箏之鄉(南國風箏場),中國刀剪之鄉(馳名海外的有陽江十八子刀具)。
中國魚米之鄉(閘坡,東平,沙扒,溪頭),2.陽江人最大特點喜歡吃,海鮮種類繁多,各種各樣特色小吃;喜歡夜浦,酒店酒吧娛樂場所較多;喜歡賭,麻將紙牌花樣齊全;生活節奏感慢,城市園林建設充足,環境優美舒適,是安享晚年不二之選。3.陽江人大多說的是本地方言,陽春說的是白話,陽西也有說客家方言的,以上觀點,只代表本人看法和認知,祝勤勞的陽江人民越來越好。
2、為什么偷襲珍珠港的是日本,美國不全力攻打日本而是先去打德國?
美國早就想打德國了!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的確是日本坑了德國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二戰帷幕正式拉開,波蘭在遭到入侵后立即向英法求救,而英法也迅速對德國宣戰。但是此時的英法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英國首相張伯倫和法國總統阿爾貝·勒布倫仍舊希望德國在占領波蘭后能夠繼續向東進攻蘇聯,達到“禍水東引”的目的,
英法當時的戰略是:敵不動,我不動。敵若動,不沖著我,我也不動,而此時德國的盟友日本表示不會摻和歐洲戰事,而美國也發表聲明將繼續嚴守中立,此時的歐洲戰場還沒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是令英法萬萬想不到的是,德國沒有按照套路出牌,而是在次年4月攻占了丹麥和挪威,5月10日德軍正式入侵西歐,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相繼投降,英法這才意識到大事不妙。
可面對著早有準備的德軍裝甲洪流,英法聯軍在戰術上卻一直搖擺不定,導致迅速崩盤,5月26日—6月3日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下海逃往英倫三島,6月14日德軍進駐巴黎,6月22日法國正式向德國投降。(德軍進駐巴黎,通過凱旋門)德軍的一系列騷操作直接打得英軍沒了脾氣,要不是有英吉利海峽的保護,倫敦上空估計早就飄揚著納粹旗幟了,
為了迫使英國投降,德國隨即對英國發動了不列顛空戰,并觸動潛艇對英國進行海上封鎖。不過英國人并沒有因此而向德國就范,英國皇家空軍最終挫敗了德國空軍,取得了不列顛空戰的勝利,但是德國U型潛艇的海上封鎖仍舊是讓英國人的日子苦不堪言,于是英國緊急向美國求救,可美國作為中立國,國內的反戰情緒很高,美國政府也不敢直接援助英國,只能通過正常的國際貿易給英國人輸血。
在美國“事不關己”的態度下,英國人很快消耗掉了所有的外匯儲備,而此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羅斯福深知這場戰爭美國是躲不過去的,一旦英國淪陷,那么局面對美國來說則更加危險。為此羅斯福不斷游說國會為英國提供支持,但遭到國內反戰勢力的強烈阻撓,不得已之下,羅斯福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就是把物資租給英國人。
在羅斯福的推動下,1941年3月11日美國國會通過了《租借法案》,通過該法案,美國向英國提供了大量的軍事物資,2個月之后,在國民政府的強烈請求下,該法案也將中國納入其中。6月22日德國進攻蘇聯,歐戰戰場全面鋪開,華府對此高度關注,羅斯福參戰之心已經非常的急切,但此時美國國內的反戰之聲還是很高,而宣戰權又握在國會手中,羅斯福十分為難。
不過歐亞大陸的戰事還是讓美國人有了不少危機感,從1940年開始美國的軍費就大幅提高,美國軍方也密切的注視著日本和德國的行動,在蘇德戰爭打響之初,德軍一路高歌猛進,德國甚至向盟友日本表示,對蘇戰爭將在年底前結束,德日有望迅速在西伯利亞會師。面對德國人畫下的大餅,日本軍方無不為此歡心鼓舞,德國人這番話的初衷是希望日本能夠加入對蘇作戰,但日本人此時早已放棄了“北上”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