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說法,其實和“安徽人把南京當成自己的省會”一樣。南京被部分人稱之為“徽京”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南京到徽州古城不遠,全程約300公里,不過4小時的車程,驅車直奔目的地,似乎少了很多樂趣,建議先去有中國最美景觀道“江南天路”——皖南川藏線看看。
這個說法,其實和“安徽人把南京當成自己的省會”一樣。這不難理解,如果我們稍微了解下安徽和南京,安徽和江蘇的歷史和風土,就能明白為什么南京在安徽擁有如此獨特的地位,江蘇和安徽,其實在過去本來就是一個省。他們在明朝時稱為南直隸,到清朝時又改為江南省,今天的江蘇可是僅次于廣東的經濟第二大省,而換在清代,江蘇加安徽組成的江南省,那可是當時中國的第一大省。
僅江南省一省之稅賦,就相當于當時全國的三分之一!也正因為江南省的過分富庶,清廷擔心其“建制過大,不利于中央統治”,于是,在1661年,順治皇帝將江南省拆分為“江南右”與“江南左”。而江蘇和安徽,也是從那時起才算正式分家,但奇怪的是,當時的江蘇巡撫府設在蘇州,而安徽巡撫府卻是在南京。也就是說,雖然南京不隸屬于安徽,但卻放置了管轄安徽的最高官方機構,
因此,南京無疑就相當于安徽的省會了。所以說,南京被部分人稱之為“徽京”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此外,由于南京曾長期作為安徽,乃至江蘇的政治中心,因此自然也有許多安徽民眾遷入。因此,從在民俗和方言上看,以南京為中心的鎮江、揚州、馬鞍山、滁州、六安等地區,當地人的語言似乎與南京更為相近,彼此交流起來幾乎沒多大障礙,
2、從南京到徽州古城自駕游有什么好的路線?
徽州古城位于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徽城鎮,始建于秦朝,是中國三大地方學派——“徽學”的發祥地。南京到徽州古城不遠,全程約300公里,不過4小時的車程,驅車直奔目的地,似乎少了很多樂趣,建議先去有中國最美景觀道“江南天路”——皖南川藏線看看,皖南川藏線東起安徽省安城市寧國市青龍鄉,止于宣城市涇縣西陽鄉,公路蜿蜒曲折,自然風光旖旎,有原始森林,也有草原,還有皖東南最大的水庫,據說其風光既有桂林山水之絕美,又有路南石林的奇絕。
從南京出發,經過大約3小時,抵達寧國市青龍鄉,青龍灣是一處山青水秀的所在,峰高林翠,峽谷幽深,猶如世外桃源一般,再往下行,便是儲家灘。儲家灘的湖面廣闊,環境優美,如詩如畫,繼續沿著晥南川藏線一路前行,經過方塘鄉—板橋村—桃嶺—蘇紅村—汀溪鄉—愛民鄉—蔡村鎮,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果園、溪流、修竹、小橋、古鎮以及直插云端的桃嶺公路,以及查濟古鎮、敬亭山,無一不讓你的出行變得豐富多彩。
3、為什么浙江一些地方流行徽派建筑?安徽有很多人移民浙江嗎?
謝謝邀請,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中國傳統建筑流派說起,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不同的地和文化孕育出不同的民居形式,進而演化成了多種建筑派系,根據不同風格和用途,中國傳統建筑大致可把中國傳統建筑分為六個派系,即徽派、閩派、京派、蘇派、晉派、川派。六大建筑派系,六大傳統建筑派系中,又以徽派建筑名氣最大,影響范圍最廣。
徽派建筑又稱徽州建筑,受贛派建筑影響,是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為中外建筑大師所推崇,并非特指安徽建筑,流行于徽州(今黃山市、績溪縣、婺源縣)及嚴州、金華、衢州等浙西地區。實際上,在江蘇、江西、湖北等省也能見到徽派建筑的影子,那么,浙西地區不是安徽,為何又流行徽派建筑呢?這不但有著地域文化因素,也有一定的歷史背景。
據歷史資料顯示,唐朝前期,唐朝曾有一種稱為“道”的監察機構,安史之亂后,地方割據興起,道便成為事實上的地方行政機構,并伴隨各地節度使,成為藩鎮割據的開始。浙江西道領長江以南,至新安江以北的原江南東道地,包括今天的蘇南、上海和浙北和徽州(大致包括黃山市、績溪縣、婺源縣),到明代,這一地區為明朝“南直隸”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