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常把120/80-140/90mmhg稱為正常高值血壓。體循環動脈血壓簡稱血壓,人的血液輸送到全身各部位需要一定的壓力,這個壓力就是血壓,正常的血壓是血液循環流動的前提,血壓在多種因素調節下保持正常,從而提供各組織器官以足夠的血量,以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
體循環動脈血壓簡稱血壓,人的血液輸送到全身各部位需要一定的壓力,這個壓力就是血壓。血管內血液對于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即壓強,由于血管分動脈、毛細血管和靜脈,所以,也就有動脈血壓、毛細血管壓和靜脈血壓。通常所說的血壓是指動脈血壓,正常的血壓是血液循環流動的前提,血壓在多種因素調節下保持正常,從而提供各組織器官以足夠的血量,以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
血壓過低過高(低血壓、高血壓)都會造成嚴重后果,血壓消失是死亡的前兆,這都說明血壓有極其重要的生物學意義,動脈血壓的形成1、前提條件:血流充盈;2、基本因素:心臟射血和外周阻力。3、影響因素:①每博輸出量:主要影響收縮壓;②心率:主要影響舒張壓;③外周阻力:主要影響舒張壓;④主動脈和大動脈的彈性貯器作用;⑤循環血量和血管系統容量的比例:影響平均充盈壓,
相關名詞收縮壓:心室收縮時,主動脈壓急劇升高,在收縮期的中期達到最高值,這時的動脈血壓值稱為收縮壓,也稱為“高壓”。舒張壓:心室舒張時,主動脈壓下降,在心舒末期動脈血壓的最低值稱為舒張壓,也稱為“低壓”,(注意:高血壓,低血壓跟“高壓”、“低壓”不是同樣的概念。)理想血壓:收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