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行業如制造業,金融業就是兩個極端,制造業平均收入也是較低,金融業是最高,這在就不詳細說明了,總的來說體制外的這類人群特點是兩級分化較大,低的很低,高的無法想象,大多數人都是普通工資水平,工作穩定性差,預期差,一切靠自己奮斗。這個問題問得好,鄭醫生正好有一個同事,辭職去了深圳,住院醫,剛畢業不滿一年,去了深圳相關的輔助科室,大概年收入30w ,之前有事業編,去了深圳之后全部都是合同工。
1、深圳的工資一般都是多少?
這個得以行業為大前提了。像我16年大學畢業來到深圳,在學校簽了一家深圳這邊的公司(技術人員方面發展的儲備干部),上班后天天開銑床,周六加班,還得倒班到手4000來塊,天天機械的重復著,干了3個月,沒進一步的工作安排。后面就果斷換了,在一家旋挖機制造廠做設計,(其實也就是出出圖,小改,畢竟都是成熟的產品)工資也就4000來塊,
2、深圳真實的平均工資是多少?
首先這個問題問的比較籠統,其實一個地區的工資水平對個人來說關注的只是某個行業的工資會比較有意義,因為地區總的平均工資會被嚴重平均。那么下面就來說說我了解的深圳一些行業的工資水平,首先分體制內和體制外。體制內公務員,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這類就是我們說的金飯碗,銀飯碗,鐵飯碗,這類人群的工資收入發到手的賬面工資平均在10000左右,低的在8000左右(一般是國企新入職的普通崗位較多),高的在20000 (一般是領導高管,核心技術人員等)。
這類人群最大特點的收入穩定,增長有預期和空間,但是想拿更高就太難,絕大部分人都在平均水平,五險一金交的交費的基數和比例是最高的,大概占20%左右,。體制外就是廣大的民營經濟,具體領域覆蓋絕大多數的制造,服務,IT等行業,每個行業差別較大。零售服務業工資收入屬于偏低類,占經濟總量較大,但是從業人員多,學歷普遍較低,入行門檻低,人均下來工資水平大概在5000左右,低在3000 (清潔工,保安,超市員工,門店員工等居多)左右,高的在10000 左右(中高管,資深保險員等),
IT行業平均工資水平較高,在這個行業里面具體又會分析下屬的很多行業,以游戲軟件開發為例,平均工資在15000左右,低的在7000左右(一般是這類企業里面新人,普通行政人員),高的30000 (核心程序員,產品經理,項目經理,中高管)。其他行業如制造業,金融業就是兩個極端,制造業平均收入也是較低,金融業是最高,這在就不詳細說明了,總的來說體制外的這類人群特點是兩級分化較大,低的很低,高的無法想象,大多數人都是普通工資水平,工作穩定性差,預期差,一切靠自己奮斗!任何行業都有人拿高薪有人在混日子,關鍵看你處在什么位置和你是否想一直前進,
10月底提交辭職,正式離開工作、奮斗十年的深圳。題主邀請回答這個問題,我想談一下自己的體會,題主講到扣除五險一金及住房,每月到手8K左右,這個待遇放在全國來看,實屬非常高的水平。要知道,2018年我國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才30000元不到,哥們兩月干人一年(可支配收入是含社保/公積金的),然而如果坐標在深圳,這個收入其實你根本高興不起來,甚至你會相當壓抑、無力。
如果你是年輕的公職人員(教師/醫生/公務員),每月實收8K其實還馬馬虎虎,畢竟這些人,公積金、社保都是最高檔,其他隱形福利基本能夠覆蓋所有硬性開支,你只需要平心靜氣繼續提升自己,前途仍然不會黯淡,至少你心中的那團火不會滅的太早。如果你只是千萬民企單位的一名無功者,奉勸你平常心對待這點收入,大部分民企繳納五險一金,都是按照最低標準,設備于你的整體薪資沒啥影響。
如果你租房每個月花個萬兒八千,優先已保證生活質量,每個月8K倒也實在,如果你住在握手樓陰暗的隔斷間,每天起早抹黑,每個月在深圳掙8K,用不了兩年就會懷疑人生?;钤谏钲冢吭禄锸迟M3000、交通800、話費網費200,固定開支4000元以上,如果還有些其他生活(衣著、精神文化消費),基本上也就是個月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