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的好壞主要看它的利弊影響,綜合分析來看,這只“鸚鵡”確實利大于弊!首先,“鸚鵡”并不強,制造強風雨的能力有限,帶來災情的可能性也就不大,其次,“鸚鵡”重點影響的廣東西部、廣西東南部地區以及海南島等地前期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情,“鸚鵡”制造的臺風雨正好可以澆滅當地的高溫,緩解旱情!(全國氣象干旱綜合監測,來源:中央氣象臺)此外,之前大家擔心的“鸚鵡”可能給前期遭遇持續強降雨的廣東珠三角地區帶去強降雨的問題也是多慮了,由于“鸚鵡”路徑偏西,并不會給廣東珠三角地區帶去強風雨,影響有限。
2、臺風鸚鵡登陸!67個預警生效,一個8級臺風為什么那么多預警?
臺風鸚鵡登陸!67個預警生效,一個8級臺風為什么那么多預警?今年第二號臺風“鸚鵡”已經于6月14日8點50分在廣東陽江海陵島登陸,登陸級別:熱帶風暴,風速:23米/秒,預計“鸚鵡”將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穿過陽江和茂名,強度逐漸減弱為低氣壓!但據短短幾天臺風鸚鵡的發展,廣東以及周邊可能影響的省市總共發出了67個預警,一個熱帶風暴,為什么需要如此興師動眾?已經看不出“鸚鵡”在哪里了二號臺風“鸚鵡”的發展二號臺風“鸚鵡”發展自菲律賓呂宋島附近洋面的一個熱帶低氣壓,6月12日進入南海后由于充沛的水汽補充,逐漸發展成了臺風級別,風速也不高,從菲律賓向南海移動的過程中,風速從15米/秒增強到了25米/秒,但還有些波動,
據中國天氣網報道的預測,“鸚鵡”臺風無法從南海獲得足夠的能量,首先是從菲律賓沿海直奔廣東,距離比較短,第二則是南海洋面溫差不足,另外則是“鸚鵡”的快速移動,它的速度達到了比較罕見的25千米/小時,使得原本預測它將在6月14日下午至夜間登陸的時間整整提前了6-7個小時!除了它的移動速度外,“鸚鵡”還有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地方,從可見光云圖上很難確定它的中心在哪里,所以一時間它要去哪里居然有些糊涂,當然這騙不過氣象衛星以不同波段對它的掃描!準確的將鸚鵡的走勢勾勒了出來!6月13日16:00的云圖67個預警對鸚鵡的“圍追堵截”!要了解為什么發那么多預警,先來了解下南方在從5月底以來到6月中發生強降雨過程:從6月1日起,江南與華南等地出現了持續強降雨,尤其是廣東等地出現了進入20年來最強的降雨過程,多地降雨超過了歷史記錄,廣東龍門局地雨量超過1000毫米!廣西永福以及廣東佛岡、博羅、增城等地的降雨量均超過500毫米,廣西融安、羅城、陽朔、都安、靈川的累計降雨量也都超過45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