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歲錢是春節習俗之一,年夜飯后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當大家在發“壓歲錢”的同時,問,“壓歲錢”的意義是什么,壓歲錢是分多種的,根據各地的風俗習慣不同也不盡相同,現在一般是兩種給發。
1、壓歲錢給多少最好?
1、先看看壓歲錢的傳說來歷。壓歲錢是春節習俗之一,年夜飯后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2、其實,壓歲錢是分多種的,根據各地的風俗習慣不同也不盡相同,現在一般是兩種給發:2.1第一種:長輩給晚輩,表示壓祟,
現在社會一般來說,有工作,能掙錢了你就不能再要壓歲錢了,而是要給小孩壓歲錢了。金額一般看當地風俗和個人經濟能力,我們這里關系近一點的一般給200、500、600、800、1000都行,盡量給100元新票,可以提前去銀行換??;關系遠一點的,給個100元也就行了,這種一般都是“禮尚往來”,有小孩的家庭收支基本平衡。
2、壓歲錢額度越來越大了,你那邊一般給多少呢?
謝謝邀請,壓歲錢在中國歷史上由來已久。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壓歲錢也與時俱進,不斷”漲猴“,說說我們東北,從我們小時候的5毛錢,到以后的1元、2元、5元、10元,。,到現在的500、1000、甚至上萬。(有點變味了呵)這里說說我們家的壓歲錢,里面充滿了滿滿的溫暖和回憶,我們那時候,每年三十有守夜的習慣。
三十鐘聲敲響之前,大人們包餃子,孩子們打著燈籠,和小伙伴們出去放鞭炮,鐘聲敲響之后,孩子們要用新換的毛巾洗臉,換上新衣服,襪子一定要換新的。寓意踩去過去的不快樂的事,踏步迎接新的一年,然后,向長輩,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拜年。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拿出紅包,分給我們,雖然錢數不多,但這是孩子們一年最快樂的時候。
3、壓歲錢可以包四百嗎?
謝小秘書之邀!新春快樂!答題:壓歲錢可以包四百嗎?首先解提示之中的關連詞句,我家兩個孩子,親戚家一個孩子,親戚給我家每個孩子200,我又不想欠別人的人情,包500又覺得壓力過大,可以包400嗎?新春本來是一個快樂喜慶的日子,而當我們在這些人情四顧和這種禮上往來這種隨禮方面著實搞得很頭痛,親戚給我家的二個孩子每人發200元,共計400元,而親戚家只有一個孩子,問,究竟該包多少為好呢?在生活之中比如說我兩家兩個孩子共收親戚紅包(也指壓歲錢)400元,假如我將所收到的所有400元在返還給親戚的孩子,這種做法合適嗎?有人可能有這樣的思想和認為,親戚給了自己兩個孩子共計400元,而我返還回去400元又有什么不公平的呢?民間禮俗很多,假如親戚從心里想我給你家兩個孩子400,而你卻將400元給了我的一個孩子,反而對這件事和做法覺得你小氣。
當以這是個別人的心理和因素,既然400元也出得了,不防加上100以顯得在親戚眼里覺得你很大度,而沒有小家子氣,你認為如何呢?當然,在春節關于如何給“壓歲錢”所引發了很大的爭論,但這樣的問題應該如何解決才是正確的理由呢?有人認為相互之間都不發“壓歲錢”,這樣就可被免這種難題的發生,也有人認為雙方之間的這種禮上往來所建立在平橫之間,如同上述所描述的那樣,你收親戚400元的“壓歲錢”回給親戚400元,相互不吃虧,這也在情理之中,親戚也不應該因”將情還情”的說法去過份鉆“牛角尖”,這是本作者個人觀念,謹作參考。
而在大家辛勒工作一年,回家與家人團聚,走親訪友等等本應該是高興的一件事,為什么要因這些禮俗反而把“自己”搞得太累呢?也有人認為取消“壓歲錢”一說,而這種辦法可行嗎?而當大家在發“壓歲錢”的同時,問,“壓歲錢”的意義是什么?“壓歲錢”的意義據新年的美好,孩子們及所有人們的增歲,遇意著一種喜慶和“招財進寶”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