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自信而且負責任的告訴你,河南的糧食產量構成雖然是以小麥為代表,但是小麥絕對不是唯一,河南的玉米、花生,大豆種植同樣在種植面積和總產量方面有著很亮眼的表現。河南除了種小麥,還能種什么糧食作物,作為一名出生在河南,并對自己家鄉有著特殊眷戀的糧食人,我可以自豪并且負責任的除了小麥,河南的玉米,花生,稻谷和大豆種植面積也非常多,此外,諸如紅薯,芝麻,谷子這樣的雜糧雜豆也有不小規模的種植。
1、中秋后的暴雨會對河南、山東的玉米收割和小麥種植產生不利影響嗎?
謝謝邀請,我來交流!這類內容的問題在問答里有過討論,再簡單說幾句吧。中秋后的暴雨對玉米收獲和播種小麥肯定是有一定影響的,尤其是對玉米收獲影響大,而對于小麥則有利有弊。連續降雨對玉米收獲的影響中秋節后我國中南部玉米種植區,都已進入收獲及即將收獲時期,降雨必定影響玉米的收獲、晾曬,給收獲、晾曬、帶來極大不便,機械作業困難,晾曬不好,玉米極易霉變或生芽,
影響到品質。機器因地濕或積水,土地稀軟,機器極易垂誤,作業困難,有不少的地方由于積水,機器無法收獲,農民又著急收獲玉米,只好蹚水手工掰玉米,勞累、工作效率低,出現了個別因蹚水而致病的事情。暴雨對播種冬小麥的影響相對來說降雨對播種小麥有利有弊,利處是:降雨使土地有了充足的墑情,不用再洇地造墑,就墑整地播種小麥,可節省一筆洇地的水電費用。
麥收胎里富,充足的底墑保證了小麥的發芽生長,且天降雨水墑情更勻衡,更利于小麥苗齊苗壯整齊一致。弊端是:如果降雨不斷就不好了,地濕無法整地,現在又是機械化耕種,因小麥和水稻田不同,濕泥水地不便機械耕種,唯有等待天氣放晴后,濕地經風吹日曬晾到適宜耕種時才能作業。這樣,小麥播種時間必然往后推遲,造成小麥播種過晚,
如果播種過晚,比如過了“霜降”至“立冬”就不適宜播種了。小麥冬前長不出有效分蘗的話,靠第二年春季返青期分蘗,分蘗率就低了,嚴重影響小麥后期的產量,估計這次降雨過程也該結束了,也不可能下到“霜降”或“立冬”。那時也就開始有霜或雪了,老天餓不死瞎家雀,車到山前必有路!秋也要收,麥子也要種的,順其自然吧!天不滅人,人總是要活下去的!。
2、河南除了種小麥,還能種什么作物?
河南除了種小麥,還能種什么糧食作物?作為一名出生在河南,并對自己家鄉有著特殊眷戀的糧食人,我可以自豪并且負責任的說,除了小麥,河南的玉米,花生,稻谷和大豆種植面積也非常多,此外,諸如紅薯,芝麻,谷子這樣的雜糧雜豆也有不小規模的種植,河南省是全國小麥種植和產量第一大省之外,還是我國玉米產量位列前五,花生產量第一大省,芝麻產量也同樣位列全國各糧食前列。
小麥——河南糧食的代表!鐘情三農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河南人,對于家鄉的糧食生產可謂是有一種獨特的感情,雖然大家都知道河南是我國僅次于黑龍江的第二大糧食產量大省,也是我國小麥產量第一大省,每年的小麥產量高達3000萬噸以上,約占全國小麥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小麥之于河南,就好比玉米之于吉林,大豆之于黑龍江一樣,是本省糧食最杰出的代表,但是絕非是唯一,
對于河南糧食而言,也是如此。2018年河南省糧食總產量達到了6500萬噸以上,約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其中小麥占據了一半左右!除此之外,河南的玉米,花生、稻谷和大豆,是種植面積排名靠前的幾大糧食作物,河南糧食——不僅僅只有小麥!但是,我可以自信而且負責任的告訴你,河南的糧食產量構成雖然是以小麥為代表,但是小麥絕對不是唯一,河南的玉米、花生,大豆種植同樣在種植面積和總產量方面有著很亮眼的表現。
以2018年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河南省的玉米種植面積較前一年出現小降,但是依舊達到4900萬噸左右,最終產量也達到了1000萬噸以上,同時,去年河南全省的花生面積出現一定增加,最終產量也達到了300萬噸以上,繼續位居全國第一。而豫南地區的信陽和南陽部分地區,以及黃河沿岸的原陽地區也是我國北方稻谷的著名產區,所以河南省的稻谷種植一直都有,2018年,種子面積高達900萬噸以上,最終產量達到了100萬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