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廣東 > 東莞市 > 東莞村長炒茶葉期貨,普洱茶價格跳水上萬散戶被套牢造成的損失有多嚴重

東莞村長炒茶葉期貨,普洱茶價格跳水上萬散戶被套牢造成的損失有多嚴重

來源:整理 時間:2022-12-13 15:08:07 編輯:東莞生活 手機版

1,普洱茶價格跳水上萬散戶被套牢造成的損失有多嚴重

這個問題已經導致普洱茶的綜合市值蒸發了2,00億到4,00億元,所以上萬個散戶的實際損失會達到2,000億元以上。對于喜歡飲茶的小伙伴們來說,很多人會把普洱茶當作中高端茶品來看待,有些人甚至會選擇主動炒作普洱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因為普洱茶非常容易受到市場供需關系的影響,同時也容易受到消費者情緒的影響,所以普洱茶的市場價格波動非常劇烈。當很多人選擇囤貨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普洱茶的單價一降再降,這個過程也導致很多普洱茶的囤貨者出現了大幅虧損的情況。普洱茶的上萬名散戶被嚴重套牢。當普洱茶的價格大跳水之后,很多散戶并沒有選擇第一時間拋售自己的普洱茶,反而選擇耐心持有。在此過程當中,普洱茶的市場單價已經降低了50%以上,綜合市值也蒸發了200億元到400億元。這是一個非常夸張的概念,因為這不僅意味著普洱茶市場的銷量在進一步銳減,同時更意味著上萬名散戶被嚴重套牢。如果選擇低價賣出的話,很多人可能會因此而血本無歸。普洱茶的價格暴跌造成的損失達到了200億元以上。在所有的市場當中,現成的市場的普洱茶的綜合市值已經損失了200億元以上。對那些普洱茶的廠家來說,即便很多廠家選擇主動降低自己的產量,并且積極維護當地的市場供需關系,但這個方式依然沒有辦法挽回普洱茶的價格頹勢。總的來說,普洱茶的價格問題確實影響到了上萬名投資者的業務經營,同時也極大打擊了消費者市場的消費信心,很多人猜測這個問題很難在短時間內直接解決。

普洱茶價格跳水上萬散戶被套牢造成的損失有多嚴重

2,大益新茶炒作和暴雷始末一件茶葉幾十萬茶葉炒作報應終于來了百度

這年頭真的是什么都能炒作,股票能炒作,房子能炒作,茅臺能炒作,連茅臺的酒盒子也能炒作,現在就連茶葉,也被炒作客盯上了。88青普洱茶,三十年前只要幾塊錢一餅,現在四十萬都買不到了!20年前的班章六星孔雀普洱,現在市場價也已經超過了7萬元,就連一年前不算是新的普洱茶,也被炒作到了4萬塊以上。 茶葉炒作跟大益茶這個品牌有脫不開的關系,大益集團,是茶葉圈有名的企業。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市場經濟的春風也吹到了云南,以茶葉為主要經濟作物的云南茶廠開始奉行市場經濟的原則,在完成政府的生產指標之后,就可以自己進行生產和銷售,多出來的那部分利潤也可以由自己進行分配,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大益茶作為現在最有名的云南普洱品牌,在那個時候產生了。 不過,剛開始的時候,大益還只是一個普通的普洱茶品牌,跟現在天價普洱茶也毫無關系,大益逐漸有了知名度,進入公眾的視線,最終成為普洱茶頂級品牌,全因為一個關鍵人物,這個人就是大益現在的董事長兼實際控制人吳遠之。 吳遠之1962年出生,1988年畢業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在當時也算得上是一枚 社會 精英。吳遠之自己學的是金融學,在拿到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的MBA學位之后,曾經有一段時間在國外從事金融投資工作,這個工作經歷也為他回國操盤大益茶品牌創造了基礎。 回到國內之后,吳遠之一度在金融投資領域非常活躍,在多家投資機構操刀投資事務,還擔任過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但在2004年,吳遠之突然對中國傳統的茶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個時候正好勐海茶廠在進行改制,吳遠之利用自己的金融投資功底,成功地戰勝了當時對勐海茶廠也十分感興趣,想要投資的本地企業紅塔山集團,以1個億的價格,拿下了勐海茶廠大部分的股份。 成為了茶廠的實際控制人之后,吳遠之按照自己的設計和想法,把金融行業的相關規則與普洱茶的生產銷售結合了起來,并且大力宣傳大益茶的品牌,組織了幾次效果不錯的營銷活動,在他的炒作下,大益普洱茶被包裝成為一個茶葉圈的“愛馬仕”。 俗話說得好,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2005年,精通金融的吳遠之發起了普洱茶營銷活動,并且喊出了響亮的口號,把茶馬古道的文化添加到普洱茶的宣傳中,緊接著,他又把大益云南茶的品牌和茶馬古道勘測活動結合到了一起,那個時候,大家認為茶馬古道非常神秘,而大益茶也因此有了一種高貴、神秘的色彩,這次活動還捐助了云南西藏等地的幾所希望小學,在這次活動后,吳遠之的大益茶在國內的媒體上已經有了不少的品牌曝光。 到2008年,吳遠之又看中了央視的廣告效應,他不顧公司其他高管的反對,斥巨資在央視黃金時段投放品牌廣告。不過,我們不得不佩服吳遠志的敏銳觸覺和判斷力,在當時,雖然全國有各種茶葉企業,已經開展了激烈的競爭,但是在營銷和品牌領域的競爭才剛剛開始,大益茶先發動的營銷戰爭,幫助他在茶葉市場搶占了先機,拿下了大量的市場份額。隨后,大益茶又開始推出授權專營店,前后在全國開了兩千多家專營店,品牌塑造和專營店都是吳遠之的工具,而他真正的目的是給茶葉賦予金融屬性,讓茶葉炒作變成一本萬利的買賣。 讓茶葉帶有金融屬性,吳遠之非常明白,這得先塑造出一種“物以稀為貴”的稀缺性。2017年,大益茶開始打造軒轅號的茶葉,這個軒轅號的普洱茶,在圈內號稱2017皇茶一號,在吳遠之刻意減少配貨量的控制之下,茶葉很快就被市場哄搶,而茶葉的價格也相當驚人。一開始的售價就不便宜,三萬一件底價的軒轅號茶餅,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價格翻了近十倍,而在今年春天,甚至被炒作到了200萬一件。 嘗到了炒作的甜頭之后,大益茶在炒作的大路上越走越遠,也做得越來越有心得。2019年,大益茶發布了“滄海系列”,在網上發布銷售的一分鐘內,5000份茶葉就被哄搶,隨后,各大銷售網站、咸魚以及朋友圈都出現了大量的倒賣滄海系列茶葉的虛假信息,茶葉的價格就這樣被炒作上去了。 然后,吳遠之的大益茶趁著價格好,再發售一批軒轅號新茶,炒作對于他們來說,等于好幾個印鈔機。最詭異的是,炒作完全和茶葉賞鑒這個事情背道而馳,炒作的茶葉成為了一件商品,而不是消費品,如果要保持炒作的價值,這些茶葉不能拆封,紙箱要保持原樣,連封條也不能動,否則價值要大大打折扣。 炒作玩家基本把市場上可以買到的普洱新茶都買空了,而真正想品鑒普洱的人連嘗一嘗的資格都沒有了,茶葉正在脫實向虛。而那些想通過炒作賺一筆的人呢,大多數也不是什么有錢人,而是抱著一夜暴富的投機心理,通過親屬拆解、民間借貸或非法集資籌錢,再去購買炒作茶葉以賺取差價。 在全國著名的茶葉交易市場廣州芳村,這里交易著全國80%以上的普洱茶,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因為炒作茶葉而產生的人生悲喜劇,有人在這里一夜暴富、歌舞升平,也有人在這里傾家蕩產、妻離子散。 廣東一帶,民間金融發達,以廣州為中心,茶葉炒作向全省其他地方延伸,向全國吸入大量熱錢。早在六七年之前呢,大益茶的炒作,還是現貨交易的模式,當時呢,投資客一手交錢,炒作客或者茶商則一手交貨,款清貨清,投資客再要轉手的時候,則需要對當時的市場進行判斷,如果有利可圖就出手,可能虧損的話則繼續拿著茶葉等待。等到2018年,隨著茶葉炒作越來越火爆,市場的價格波動得越來越快,投資客十分鐘之前問的是一個價格,上個廁所可能價格就面目全非了。于是現貨交易已經跟不上炒作的發展了,就出現了茶葉的期貨交易。 雖然說是期貨交易,但是沒有明確的市場規則,這樣的交易完全建立在人與人的相互信任之上,它的基本模式是:炒房客一次性把買茶葉的錢轉給茶商或者炒作客,雙方約定在一定期限,一般是半個月或者一個月進行現貨交易,投資客和炒作客手握了大量的現金,但其實茶葉并沒有在實際進行交易,在極端狀態下,甚至是可以空手套白狼的,比如炒作客根本手里就沒有茶葉,但是他把這個承諾賣給投資客,承諾一個月交茶葉,等到投資客付款了之后,炒作客又拿著錢去市場上尋找低價的茶葉,賺取差價。如果手上的資金足夠多,甚至還可以控制市場的波動。更夸張的是,這些交易沒有正規的交易系統,很多交易就是“填寫一張收據”而已,出現問題受害人往往很難維護自己的權益,都沒有地方講理去。 一旦茶葉炒作變成了金融炒作,茶葉也變成了金融的工具,這個時候,風險已經在積累了。國家監管部門嗅到了茶葉炒作風險的味道,隨著監管的出手干預,大益茶的炒作也到了盡頭。 2021年4月到5月,云南省市縣三級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發布天價茶葉的風險提示,對茶葉炒作進行警告。到了6月,國家相關部門召開專題調研座談會,調研的地點就在吳遠之的勐海茶廠,這已經非常明確地表明了政府對大益茶的態度了。 由于受到監管的干預,“天價茶”已經在市場中逐漸降溫,隨著價格的下跌,芳村茶市出現了不少暴雷的事件,有的人資金鏈破裂,還沒有收拾好準備跑路,警察就已經上門了,也有的人陷入炒作茶葉的瘋狂中,最終被家人舉報。 茶葉炒作是炒作市場中其中一個案例而已,我們真正要警惕的是這種炒作的投機行為。什么是炒作,指的是對一些商品進行夸大的宣傳,制造聲勢,從中牟利。一些有價值的東西都可以炒作,最常見的炒作就是炒作股票、炒作比特幣、甚至炒作茅臺,在一些特殊時期呢,比如非典時期,連大蒜、醋都可以成為炒作的對象。炒作這件事情為什么這么多,其實是在于他像是一個擊鼓傳花的 游戲 ,只要你自己不是接的最后這一棒,基本都可以有利可圖,甚至炒作的越夸張,利益越大。 但是我覺得,炒作茶葉給我們的警示,更多地還是把金融作為套利工具,在茶葉行業產生的對這個產業的巨大危害。道理非常簡單,如果投資客和炒作客通過左手倒右手就可以賺到錢,但是茶葉種植、采摘過程異常辛苦,誰還會認認真真、實實在在地真的去種好茶呢。等到炒作的故事講不下去了,市場上又會進入一片蕭條,茶葉堆積在倉庫賣不出去,最終影響的是茶農的積極性。 在云南省,茶葉種植這個產業要養活超過500萬的茶農,是當地十分重要的支柱產業,炒作茶葉并沒有給這個傳統的產業注入新的活力,反而是積累了更大的風險。2014年,市場上曾經炒作過一款“古樹茶葉”,一公斤當時炒作到上萬元的價格,等到價格漲到市場需求難以支撐的時候,古樹茶的市場進入一片死氣沉沉,茶農們手上的茶葉根本無人問津。 所以啊,炒作這種行為不僅僅損失的是錢,最根本地傷害的是一個產業長久以來積累的良好風氣。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不知道大家對炒作的理解有沒有深入一些呢,以后在生活中再遇到這種炒作行為一定要引起警惕,無論什么事情還是踏踏實實的好!

大益新茶炒作和暴雷始末一件茶葉幾十萬茶葉炒作報應終于來了百度

3,賭徒心態最終埋在茶葉市場普洱茶永遠填不滿的金融黑洞

最近,由于美元貶值,比特幣大漲,一枚比特幣21.9萬人民幣。很多人紅著眼睛抽自己幾耳光,為啥不在比特幣3000元的近期買入,眼睜睜錯過一次暴富機會。 這種賭徒心態,茶葉玩得最爐火純青。 2003年班章六星孔雀,一件已經4850萬。 沒看錯,一件茶葉4850萬,這是超級豪賭。 賭贏了,三更貧窮五更富有。賭輸了,一夜之間,債務纏身,妻離子散。 - 01 - 芳村茶市前世今生 茶葉金融,玩得最爐火純青的,是廣州芳村,傳說中的茶葉華爾街。 這里,無論你想要的什么茶,無論你要什么價位的茶,通通都有。芳村的茶葉,幾輩子都喝不完。然而,在芳村, 很多人已經忘了,原來茶葉是用來喝的。 芳村有今天的江湖地位,在于60年的積累。 1956年,中央輕工業部投資興建百花香料廠,地址就在芳村。當時的芳村,主要生產茉莉花香料。 這些茉莉花,一部分供給香料廠,一部分用來跟外地以花換糧。但是,當時全國只有兩個香料廠,一個在芳村,一個在云南。 用不完的茉莉花,腦子轉得飛快的芳村人想出了新招, 跟當地種植的綠茶結合,芳村茉莉花茶就這樣誕生了。 沒過幾年,芳村的茉莉花茶,跟香料一樣有了名氣(當時茶葉挺稀缺的)。 廣東廣寧人聽說芳村茶葉有名,跑到芳村去開設作坊,把廣寧的茶葉運到芳村加工成茉莉花茶,然后,賣到北方和港澳。 當時,茉莉花茶作坊,大約有120多家。到今天,芳村茶葉生意已經做了60年。 可以說,茉莉花茶生意奠定了芳村今日江湖地位的基礎。 80年代,浙江、云南、福建等全國各地的茶老板,都跑到芳村做生意,紅茶、綠茶,各種茶都在芳村聚集。 此時的芳村茶老板,大多數是茶農,本來自己制茶,賣給茶商,不知哪天靈機一動: 干嘛要賣給茶商,沒有中間商,自己賺差價,不是更好嗎? 茶農跑到芳村,注冊了商標,開了門店。加上廣州本地,有喝早茶的習慣,80年代思潮涌動,各種茶樓飛速增長,茶葉生意一片紅火。 芳村茶葉生意一火爆,外地人為了賣茶,不遠千里,去芳村推銷自己的茶葉。 (前幾年,云南茶老板、茶農還會這么做。) 就這樣,芳村茶葉市場初步成型。發展壯大的芳村,還在等機會。 - 02 - 芳村,普洱茶的狂歡 90年代,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臺灣人來大陸開廠。 這些臺灣伙計,雖然工廠開得不怎么樣,待遇也只比黑廠好點,看大陸人總是高人一等的神色(現在也一樣,還活在90年代的夢里)。 不過,臺灣人給芳村帶來了茶桌、茶藝一套喝茶的習慣,還有茶葉規范化,最重要的普洱茶。 可以說,芳村炒火了普洱茶,普洱茶奠定了芳村金融中心的江湖地位。 20年來,芳村普洱茶金融化,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港臺商人越陳越香時代 普洱茶在港臺商人的操盤下,在廣州芳村登場了!這是茶行業有史以來最成功的炒作。 1999年,臺灣普洱茶崩盤,港臺商人將老茶帶進芳村,福建和江浙一帶的茶商也聞風而動,普洱茶的炒作浪潮重新拉開。 開戲之前,先做一個局,到云南跑一圈,發現云南人對普洱茶一點印象都沒有,并用低價把云南茶農手里的老茶回收,萬一后面你出來攪局怎么辦。 回收完老茶還不放心,還有企業呢 ,當時的國營茶廠,看著外面熱火朝天的花花世界,茶廠自己卻被餓得死去活來。 港臺資本順勢而為,用低價控制了當時的茶廠,回收老茶和控制茶廠,在2003-2004年完成。 隨后, 拍賣會造神,專家學者研究普洱茶的神奇功效,推廣茶文化。 2004年,魯迅之子周海嬰的3克普洱茶膏,拍出1.2萬高價,一舉震驚了茶葉市場,原來普洱茶這么值錢。 各類臺灣普洱茶大師開始粉墨登場,宣傳普洱茶文化,大陸小伙伴在臺下紛紛鼓掌,一個傳一個,都在歌頌普洱茶。 2005年的馬幫進京事件 ,云南人牽著馬,馱著普洱茶,出現在帝都的街頭,又出現在新聞里,把普洱茶推向了全國。 2006年,3000餅普洱茶坐上歐洲游輪環游世界,讓一眾吃瓜群眾睜大眼睛,普洱茶竟然能這么火。 馬上,做鋼材的老板改做普洱茶,云南的礦老板也投資普洱茶,以前拉煤過日子的車隊,不知從哪里翻出一張云南地圖,打算去茶山拉普洱茶了。 2003-2006年,在瘋狂的造勢下,大約200億民間資本進入普洱茶。云南做花茶、綠茶的企業,也改做普洱茶。普洱茶企業,幾年間多出來數千家。 這些新做出來的茶葉, 被源源不斷地拉到廣州、東莞等地的茶倉,做出來多少,莊家全收。 但是,當時的市場如同一張白紙,普洱茶根本就“供不應求”,只要是普洱茶,都有人收, 一度瘋狂到泡過的普洱茶都被曬干蒸軟、重新壓成餅,然后賣出去。 2007年初,普洱茶進入瘋狂的狀態 ,芳村茶葉市場的普洱茶,被吹上神壇,有些品種,漲價千倍。 芳村茶葉市場,有人一天就賺了幾十萬、上百萬,投資回報百倍的瘋狂,讓整個芳村都紅了眼,滿城皆是普洱茶,徹底失去了理性。 與此同時, 大廠家一邊瘋狂拉升價格,一邊開著車去自己控制的茶莊收茶 ,制造一種普洱茶供不應求的假象。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吃瓜群眾進入普洱茶。 外行人,也跑到芳村,為了囤貨,有人把一生的積蓄都壓在了普洱茶上。由于大廠家并嚴格控制出貨量,普洱茶難求。 很多人幾經轉手,把錢交給茶老板,換成茶葉拉回新租的倉庫。看著滿倉庫的普洱茶,仿佛看見了金燦燦的黃金。 然而,莊家把茶價抬高,讓吃瓜群眾瘋狂買茶坐等發財的時候,莊家卻準備拋貨,莊家拋貨,大經銷商跟著拋貨。 沒有一手信息的吃瓜群眾依然買買買。 普洱茶市場開始層層拋貨,07年6月,芳村茶市大牌生餅開始暴跌,隨后牽連全線,普洱茶就此崩盤。很多人用畢生心買來的普洱茶,沒有等來發財,到現在,那些茶葉依然安詳的躺在倉庫。 而港臺商人,拍拍屁股跑了。 第二個階段:名山古純時代 2007年,普洱茶雖然崩盤了,但芳村絕不會因此消沉,芳村萬余家茶店,大部分茶老板都炒過茶,恢復一段時間,馬上又開始炒了, 雖然有過崩盤的教訓,但是炒茶來錢快啊。 這時候,普洱茶開始造新概念,名山古純,名山名寨,古樹純料。大體意思是,普洱茶都能越陳越香,只有古樹茶才高級,喝著更 健康 ,名寨的古樹茶,才是身份的象征。 名山古純炒了十年,炒出了云南茶山老班章、冰島等名寨古樹茶, 跟20年前相比,價格翻了數千倍。 2000年的時候,老班章的茶葉3元/公斤,如今,1.2萬元/公斤;冰島的茶葉如今已經4萬元/公斤,10年間,價格翻了1500倍。 同時,還炒出了很多品牌。 2007年的時候,普洱茶的品牌屈指可數,如今,很多爆火的品牌都是07年之后冒出來的。 品牌有兩類,一類是老老實實賣古樹茶的,這類人以云南茶商居多,如今,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賣茶,艱難的活著。 另一類,也就是如今的很多大品牌,借助芳村,借古樹茶的概念,趁勢炒起來。這些品牌,一開始,并不是原產地做茶,而是在芳村不停地開店。 只要芳村接受了這個品牌,意味著這個品牌成功了一半 ,已經有了收藏價值,芳村能迅速把一個品牌推上高大上的品味。 2013年,名山古樹進入爆炒期。 從幾百元一餅、炒到幾千元一餅,甚至幾萬元一餅的新茶,比比皆是。 一件新茶,無論幾萬還是幾十萬,馬上就會被芳村消化,很多廠家連供貨都跟不上。茶山上,只要是古樹茶,絕對不愁賣。很多人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 2014年,古樹茶概念驟然下跌, 把很多投機者,一夜打回解放前。 2014年,很多新興品牌受到重創,如今已經倒下了。名山古純,活的滋潤的,就是那么幾個,借助芳村崛起的大牌。 至于 那些價格被炒高,還沒有賣出去的古樹茶,絕大多數還堆在大大小小的茶商的倉庫里 ,何時才能賣完,沒有人知道。 第三個階段:大牌金融時代 如果說港臺商人把普洱茶推向全國,名山古純富了一方茶農,給幾千家中小企業找了一條活路。那么,金融時代的大牌普洱茶,完全是賭徒了。 古樹茶沉迷了兩年,普洱茶又一次滿血復活,大牌茶做好了準備,加上國家宏觀調控,很多炒家看上了普洱茶。 2016年4月,龍頭老大早就盯上了線上直銷 ,500件熟茶,以6000元/件的價格開售;4月18日,1200件生茶以8000元/件的價格開售。 期貨不斷刷新價格, 2017年初,芳村茶市,一套生熟,價格突破30萬 ,多少人氣得扇自己嘴巴,怎么那么早就賣了。 賭徒一直都有,只是這幾年特別多。2013年,芳村茶商王某以1.2萬的價格押寶1301的7742,一共投進去幾十萬,到2014年古樹茶風波的時候,價格跌了一大半。 說到這里,王某心有不甘,說: 我主要還是賭錯了 ,要是當時用幾十萬買101…,現在能賺四五百萬,2012年,一件只要8000塊,現在已經漲到20多萬。 如今的大牌金融茶,被炒成了期貨(廠家公布發售到市場到貨的空檔期)。通常,芳村的期貨為5天/10天/15天,最多不過一個月。 炒家在這段時間買進賣出, 在這短短一個月內,只有兩條路,瞬間暴富或者血本無歸 ,賺還是賠,交貨的時候自有定論。 更魔幻的是,這種賭博已經瘋狂到空手套白狼。 2019年,滄海新茶發布,炒家收錢賭貨,自己還沒拿到貨,先給買家開白條,買家還得立即付款,不準拖欠,這樣,買家也沒法驗貨,炒家用一個紙箱就能唬住人。 芳村茶市, 連紙箱都成了搶手貨,一個裝茶葉的箱子,都能賣到6000元(沒錯,是箱子)。 芳村,從來不缺投機倒把的賭徒:他們為了做空某款茶。沒拿到貨的時候以1.5萬元的價格跟下家簽訂賣出價,結果,茶一到貨,漲到了3萬5 。 一件虧兩萬,300件就是一個巨大的黑洞,承受不住,只能跑路。 然而,很多人,根本不明白炒茶背后的真相,只想借炒作發一筆橫財。他們經歷過10萬買入100萬賣出的瘋狂,也經歷過10萬不買,100萬買入時的慘痛。 別笑這些人傻,太多的人,只恨自己上車太晚。 芳村茶市,一天一個價,不分白天黑夜,有人痛哭,有人狂歡。 從白晝到黑夜,有人在這里一夜暴富;從黑夜到白晝,有人傾家蕩產,妻離子散。 跟一個小小比特幣比起來,茶葉金融,更像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 寫在最后: 一杯普洱,衍生出兩條路。一杯品飲,可慰人生;一條金融,引得無數賭徒前赴后繼。 若要好好喝茶,便遠離普洱金融;想撈一把快錢的賭徒,也不會發現普洱茶的迷人之處。 品飲與金融,既不能因為其金融屬性,讓無數賭徒傾家蕩產而貶低普洱茶的品飲屬性。亦不可因越陳越香,就報以普洱茶升值的幻想。 普洱本無辜,魔幻的是人心。 普洱茶,道不同不相為謀 普洱茶,品飲與金融,雖同根同源,終究道不同,不相為謀。 有的人喝普洱茶,在一盞茶里找到人生的精神寄托,在中國數千種茶葉里,找到了香氣、滋味、回甘、生津極佳的普洱茶。捧起普洱茶杯后,再也放不下,這是普洱茶品飲的迷人之處。 有的人玩茶葉金融,看慣了芳村的造化弄人,成為一個瘋狂的賭徒。一朝賭茶翻了本,此生都是金融奴。 賭徒,且賭且珍惜 炒茶,就像 吸毒,染上第一口,就再也止不住。 賭贏一次,得了快錢,深深的亢奮感會讓人迷失自我。陶醉之后,想來一把更大的,一直賭下去。 炒茶是一場豪賭,賺得快,虧的也快。有的人默默無聞,頃刻暴富。有的人身家千萬,一夜血本無歸。 少數人賺取意外之財的背后,是無數個家庭破碎、一夜血虧的狗血。 賭,十有九虧,虧多了,想找更多的錢翻本,賣房賣車搞抵押,把所有的希望都壓在上翻本,再虧了, 翻不了身了,把自己逼上豪賭的絕路, 要么跳樓,要么犯罪。 越是容易得到的東西,越容易失去;越是辛辛苦苦得來的東西,越能長久。 當瘋狂的賭徒向你吹噓炒茶又賺了多少時,你只管靜靜地泡杯普洱。 笑著說一聲:恭喜! 就好!

賭徒心態最終埋在茶葉市場普洱茶永遠填不滿的金融黑洞

文章TAG:東莞村長炒茶葉期貨東莞村長茶葉

最近更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裕民县| 平陆县| 仁寿县| 巴青县| 巴中市| 肃北| 赤峰市| 临泉县| 香格里拉县| 佛学| 康马县| 喜德县| 萨迦县| 郧西县| 崇礼县| 临猗县| 平邑县| 辽中县| 定安县| 肥西县| 昌宁县| 健康| 建平县| 北海市| 仁布县| 壶关县| 淮安市| 天台县| 保靖县| 昌都县| 阳江市| 武冈市| 乐山市| 五河县| 庆元县| 伊通| 景洪市| 南京市| 青河县| 江西省| 金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