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韶關稱為韶州,但不久即廢。韶關原名韶州,取自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因城東北的韶石山(霞風景區的一部分)之故,取“韶”字為地名,三國末年,吳主孫皓于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始析桂陽郡南部地區置始興郡,治所在曲江(今韶關市區),是為韶關立郡之始。
1、全國有多少地級市、多少縣級市、多少縣、多少鄉、多少村?
截止2014年中國有:(一級行政區)省級行政區共34個其中: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二級行政區)地級行政區共334個其中:10個地區、3個盟、30個自治州、291個市;(三級行政區)縣級行政區共2851個其中:1445個縣、117個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367個縣級市、868個(市轄)區、1個林區、1個特區;(四級行政區)鄉級行政區共40497個其中:11626個鄉、1034個民族鄉、20117個鎮、7566個街道、151個蘇木、1個民族蘇木、2個(縣轄)區公所;(五級行政區)村級行政區共N個其中行政村、社區;(六級行政區)組級行政區共N個其中行政村村民小組、社區居民小組。
我國現行行政區劃:簡稱政區,是國家為了進行分級管理而實行的區域劃分,中國現行的行政區劃實行如下原則:1、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2、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3、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4、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5、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6、國家在必要時設立的特別行政區。
2、韶關為什么叫韶關?
韶關原名韶州,取自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因城東北的韶石山(霞風景區的一部分)之故,取“韶”字為地名,明代嘉靖二十六年(1574年),韶州城武江河邊開設稅關。清代康熙九年(1670年)又將南雄的太平關遷移至湞江河畔,后又在北門外增設稅關,南來北往的人都稱之為“過關”,韶關的名字就是這么來的,韶關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
秦始皇平定兩后廣,在今廣東境內設置南海郡,韶關屬南海郡管轄。三國末年,吳主孫皓于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始析桂陽郡南部地區置始興郡,治所在曲江(今韶關市區),是為韶關立郡之始,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韶關稱為韶州,但不久即廢,1914年至1920年間,在省之下曾一度改道,把前清的南雄府、韶州府和連州府合并,稱為南韶連道,后改稱嶺南道(道治在韶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