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畢業后,根據各高校的規定,不但不再一~二年后直升副教授,而且越強的高校,對博士的要求越來越嚴苛。題主估計是中山大學的在讀學生,或者有親人朋友在讀中山大學吧,畢業后在山東師范大學任教,由于他承擔項目和科研及教學都非常出色,去年被破格提升為副教授。
1、中山大學出來后一般年薪多少?
題主估計是中山大學的在讀學生,或者有親人朋友在讀中山大學吧。中山大學可以說也算是一個中國名校的代表符號,從這個角度來回答,可能更靠譜點,其實,決定收入的,有很多種因素,尤其城市不同地域不同,名校的影響力其實很小,最多就是作為敲門磚的時候,比別人多了一些天然的優勢,能從名校畢業,至少說明了你有優秀的學習能力。
但真正決定你收入的是以下幾點:1、所學專業,中山大學是著名的綜合性大學,醫學、文科、工科都很強,但是假如你學的是管理學院那些萬金油專業,學了跟沒學一樣,做用就不是很大。假如是會計、計算機等方面的專業,那就很有優勢,可以靠專業吃飯,這條信息的作用,就是讓你審視下自己的專業,如果專業性強,那么就好好學習,爭取更優秀;如果專業性不強,那么就要加強其他工作技能的學習,比如寫作、設計、辦公軟件,以及實習經驗等等。
2、個人實際工作能力,假如專業不咋樣,那么只能靠個人能力吃飯了。比如你的社交能力、處事能力、判斷能力,學到了什么技能,以及是否有領導能力,這個的話跟中山大學關系不大,關鍵靠你自己。這條信息的作用,就是要讓你能夠清醒的認識自己的優劣勢,swot分析一番,從揚長避短,進行相應的提高,3、是否走錯路。我身邊有中山大學的朋友,能力不差,但走錯路,一會換一個工作,結果四五年下來,錢沒存到,工作也沒穩定,媳婦也沒找到,雖是名校出身,但名校反而成了他的包袱,
這條信息的作用,就是前車之鑒不可不防,一定要想方設法弄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堅定的前行。最后,直接回答我所了解的,身邊中山大學畢業五年一般年薪也就15萬左右,高高低低都有,數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認識到上面說的幾點,本人職場經驗豐富,大家如有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會耐心給大家做力所能及的講解。
2、博士生畢業后進高校當老師,直接是副教授嗎?
博士畢業后進高校當老師,直接是副教授嗎?,這種政策已是昨日黃花,一去不復返了,人才,逐漸占空再到快速下移,就是目前高校招聘教師的宏觀態勢。回顧博士進高校的歷史,大家就會看到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開始,1983年第一批自主培養的18名博士畢業,經過近40年的高等教育發展,首先高校數量從改革開放之初的500多所,發展到今天各類高校(包括高職高專校近1800所)共3005所,而博士從首批18人直到今天我國自主培養的博士近90萬人,
起初,博士這種稀缺人才,各大學(本科),進入排名靠前的中央直屬和部屬院校,這些大學也求賢若渴,也竭力用各種政策吸引那時的高學歷、高素質人才一一博士,也各顯身手制定了很多優厚的吸引博士甚至碩士的政策。包括住房、安家費和科研啟動經費,甚至還包括安排解決夫妻另一方的工作問題,而當時的各校政策就是,只要是博士來校,一年實習期(適應期)過后,就可直升副教授。
如果說,1977年底恢復高考是中國高等教育恢復和發展的第一個重大歷史節點,而高等教育就是精英教育培養,那么1999年高考擴招,高等教育已轉為通識教育培養,這是第二個節點,在這個時期,1998年出現了39所985高校第一陣列的劃分,而下一年又出現了115所211高校(985自然是211)的一、二陣列的劃分,然后是一、二、三本的開列。
2020年400多所三本(民辦和合作辦學為主),在教育部的嚴令下已全部轉制二本或消失,985、211當然是一本校,而開列中不到350所院校主要有兩個標志成為事實(約定俗成,教育部并無官文)上的一本。其一,本科一批招生(先上車選學生),其二,有博士點(學校、學科實力的體現),而隨著大學生、碩士、博士數量的不斷增加,到了2020年,全國具有??埔陨辖逃潭鹊娜?,已達2.2億,其中本科是9500萬左右,而碩研是1000萬,博研是90多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