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是我們中國傳統的“春節”第一天。重點說說我家鄉大年初一的第一個習俗吧,追求餡料膩糊抱團,好包能裝大餡可是大家的追求,大年初一早上一般起床很晚,九點多起床算是早的,年長的人們會在大年初一這一天,去寺廟上香祈求平安,大年初一“不動葷”,因為“動”寓意“動蕩”,而且“不動葷”也意味著不動怒。
1、大年初一河南哪里的廟會好玩?
在鄭州的有城隍廟廟會和文廟廟會。城隍廟廟會活動起止時間是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城隍廟會有歡慶鑼鼓走旱船、獅舞、高蹺舞、變臉、雜技、魔術表演、猴戲等,城隍廟后院則有民間工藝展示和免費學習活動,豫劇藝術陳列、城隍文化及六十花甲神系列泥塑、城隍出巡壁畫等則在城隍廟長期展出。文廟的文化廟會從正月初一開始,截止到正月初六,
除了有舞龍舞獅、高蹺、雜技等民間工藝、民間絕活表演及民間工藝品展演,每天舉行的祭孔儀式也是值得廣大市民觀看和參與的傳統文化活動。洛陽的話可以去關林廟,從臘月二十九開辦到正月十六,洛陽關林廟是我國唯一“林、廟”合祀關公的古代經典建筑群,每年春節期間這里會舉行廟會。在這里你不僅可以感受關公忠義仁勇,還可以祈福納祥,
開封的清明上河園在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六景區內也開辦廟會,在此期間,景區將全國民俗表演演繹精英匯聚一堂,為游客們呈現最民俗的春節大戲。在開封,除了清明園之外,還可以去萬歲山春節廟會,也是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六,河南的廟會活動數不勝數,在這里我就不一一向大家介紹了,每個地方都有不一樣的歡樂,還是要自己去探尋~。
2、大年初一吃素菜餃子是哪里的習俗?
雖然大中國,大年初一吃餃子的人們何其多,但細究起來,吃什么餡的各不同,比起各種豬肉餃、牛肉餃的大東北等地,江蘇安徽天津等地的風俗是吃素餡餃子,當然還有山東。對于吃素餡,更多是風俗文化的部分,過去的農村大家庭,聚族而居,人與人之間難免有口舌之爭,為求家庭和睦“肅靜”,達到“家外無官司,家內無糾紛”之境,所以講究大年初一要吃素餡餃子,“肅(素)靜”,反映了人們祈求平安無事的心理訴求,
天津過年吃的素餃子,也叫“津味素”、“初一素”。素餃子餡兒有白菜,豆腐干兒,香菜,木耳,粉條,黃花菜,還有最重要是就豆腐乳和香油,將各種配料剁成末兒放入豆腐乳和香油調味兒后就可以做餡兒了,素餡的最大難點是,餡太散,不好包。追求餡料膩糊抱團,好包能裝大餡可是大家的追求,包初一的素餃子,面筋、香干、腐竹、豆芽菜、粉皮和成的餡讓一整年都素素凈凈的在山東東南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大年初一“不動葷”,因為“動”寓意“動蕩”,而且“不動葷”也意味著不動怒。
3、我家鄉大年初一按照習俗不吃米飯,你家鄉大年初一有哪些習俗呢?
大年初一是我們中國傳統的“春節”第一天,也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那么這一天,各方各地都有著不同的習俗。據我知道的一些地方的習俗都不似相同,有的大年初一吃元宵,有的吃八寶飯,有的吃餃子哈哈,總之,花樣很多!重點說說我家鄉大年初一的第一個習俗吧:大年初一早上一般起床很晚,九點多起床算是早的,洗漱完后我們的第一個習俗就是“煮元宵”!純手工自己做的元宵,看起來有點像小籠包子,一般的人也只能吃兩個,最多也就四個!雖然看著不精致,但是,口感很細膩哦,因為所用的材料都出自于自家農田!第二個習俗:穿新衣服,俗話說“年初一,穿新衣”!大年初一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所以,我們要穿上年前買好的新衣服,新鞋子,去迎接新的一年!預示新年新氣象!第三個習俗:吃的飽飽的穿上新衣服,接著就是去給長輩拜年了!祝福長輩健康長壽!當然,長輩也會發給新年紅包!第四個習俗:年長的人們會在大年初一這一天,去寺廟上香祈求平安!也就是地方所謂的廟會!當然也很隆重,人也很多,有的老人約著伴,有的帶著小孩“看熱鬧”!所謂人山人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