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龍是金龍汽車集團與南京的兩家本土公司合資成立的新能源客車公司,主要面向江蘇省內的公交行業采購,品牌叫做“開沃”,金龍汽車集團在南京金龍中的話語權并不大,如今隨著開沃汽車集團的成立,金龍汽車集團對南京金龍的影響逐漸式微。廈門金龍聯合、廈門金龍旅行車、蘇州金龍。
中國汽車制造廠大體上可以分為合資和國產兩個模式,依然延續改革開放的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合資的地位依然穩固,畢竟品牌號召力比較高,但是國產車的性能總體上來講上升的非常快,性價比不錯。合資品牌主要有:一汽大眾、一汽奧迪、一汽馬自達、一汽豐田、東風雪鐵龍、東風標致、東風本田、東風悅達起亞、東風風行、東風鄭州日產、上海大眾、上海大眾斯柯達、上海通用、上海通用雪弗蘭、上海通用五菱、北京JEEP、北京奔馳克萊斯勒、北京現代、廣州本田、廣州豐田、華晨寶馬、長安福特、長安鈴木、長安馬自達、長安福特沃爾江鈴五十鈴、江鈴福特全順,江淮瑞風、海南馬自達、昌河鈴木、三菱帕杰羅合資品牌中的經典車型主要有:豐田漢蘭達,豐田卡羅拉,大眾高爾夫,本田雅閣,大眾邁騰,大眾速騰,大眾帕薩特,奧迪系列,豐田凱美瑞,阿特茲,本田CRV,日產軒逸等等耳熟能詳的暢銷車型,
國內品牌車企:吉利汽車、長安汽車、比亞迪、奇瑞、江淮(被德國大眾收購,組建新能源車企)、長城汽車、上汽,一汽,東風、華晨等,國內汽車發展非常不平衡,比如自主品牌中的長城汽車,長安汽車,吉利汽車自主品牌之路走的比較好,比亞迪全面發展新能源,華晨負債累累,上汽,一汽,東風老牌國企利潤主要還是依賴合資體系的車型。
國內品牌中的經典車型主要有:長城汽車的哈弗H系列(包括最新平臺打造的長城炮等鷹牌越野等),吉利汽車的博瑞,博越,帝豪,領克,比亞迪的新能源系列和F系列,長安汽車的長安CS75、長安睿騁、長安CS35、長安逸動等,我們承認我們跟世界先進車企,像豐田,大眾,寶馬等依然有著不小的差距,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國內一些車企追趕還是很快的,10萬元左右的車,國產的性價比還是不錯的,其實汽車這東西沒有什么時最好的,只有適合自己所需的才是最好的,大家覺得是不是這樣的呢?。
2、廈門金龍、廈門金旅、蘇州金龍和南京金龍是什么關系?
南京金龍是金龍汽車集團與南京的兩家本土公司合資成立的新能源客車公司,主要面向江蘇省內的公交行業采購,品牌叫做“開沃”,金龍汽車集團在南京金龍中的話語權并不大,如今隨著開沃汽車集團的成立,金龍汽車集團對南京金龍的影響逐漸式微,西安金龍主要生產海格,類似于蘇州金龍在西北的配套廠,可惜如今已經進入失信名單。
紹興金龍是廈門金龍(大金龍)的整車生產基地之一,上海金龍主要是汽車銷售和零配件等。中國的車企四種,第一種是民企,類似吉利;第二種是央企,類似一汽;第三種是省級國資委隸屬車企,類似上汽、北汽、福建汽車集團(簡稱“福汽”);第四種是地級市國資委隸屬車企,類似改制前的廈汽等,金龍汽車集團的前身就是1988年成立的“廈門汽車”,簡稱“廈汽”。
盡管已改制,因此骨子里的國有企業背景與做事風格還是根深蒂固的,因此,金龍的銷售額已經增加到了每年過百億,是與宇通齊名的中國最大客車公司之一,但每年的利潤總在億元上下,效率與產出比之低,令人咂舌。現在,金龍汽車集團的第一大股東仍然是省里的福汽,約占三成股份,但大家都知道,廈門人與福州人歷來貌合神離,因此福汽對金龍的掌控力嚴重不足。
近幾年,金龍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這一點從金龍汽車集團完全控股廈門金龍聯合就可見一斑(原來的股份是75%),除了福汽占三成股份完,廈門國資委下屬的幾家企業也是金龍汽車集團的股東,各方關系微妙,掣肘也比較多。金龍的母公司福汽集團是省屬車企中,混得較差的一家,但還不是最差,最差的還有川汽、陜汽等墊背,福汽集團的合資方有三菱(基本已離開)、臺灣中華、奔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