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劉備沒有能保留徐州太久,在一次與袁術的戰斗中,呂布在后方端了劉備的老巢徐州,劉備這一次與當年曹操征徐州時陳宮在背后叛亂是一樣的情況,不同的是,陳宮失敗了,而呂布成功了,如果呂布沒能占據徐州,劉備會發展得更好嗎。也就是曹操忙著在兗州跟呂布開戰時,陶謙向公孫瓚求助,于是劉備就來到了徐州幫忙,這一幫,劉備就白撿了個徐州,因為陶謙在臨死前推薦劉備為徐州牧,陶謙有自己的兒子在世,為何要推薦劉備為徐州牧,他不想把徐州傳給自己的兒子嗎。
1、劉備為何三次拒絕徐州,假如呂布沒有奪徐州,劉備是否留徐州發展?
因為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兩漢以孝治國,以儒學治世,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儒學成為兩漢唯一的官方思想學說,而儒學中講五常和五德,“溫良恭儉讓”就是五德,也就是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五種道德。而謙讓就是五種道德中的一種,是指謙虛地禮讓或退讓,哪怕你很想得到一件東西,也得謙虛地禮讓,而更貴重的東西還要經過三次禮讓才能接收,
劉備想不想要徐州?當然想了,想得不得了。但劉備以仁義起家,很明白謙讓的道理,即使很想得到徐州,仍然得按儒家思想中五德的謙讓來推辭拒絕三次,然后才能得到,這樣就不會有人說閑話,而且劉備的三次拒絕,明眼人是心知肚明,無非就是走個過場和程序,在經過三次謙讓后才能同意接收,還要顯得很不情愿的樣子,是不是很虛偽?確實。
在現實主義者面前確實很虛偽,不過任何人都無法超越時代,劉備也一樣,在那個講究儒家的時代,就得按這個程序來,徐州是劉備在經過近十年的打拼后,首次得到的地盤。劉備這個人從小就有很遠大的志向,雖然家境貧寒,以織席販履為生,但劉備從小就表現得非常不一般,喜歡結交英雄豪杰,在黃巾起義那一年,劉備就憑借中山商人的金錢資助,開始參與平定黃巾軍的戰斗,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劉備仍然沒有自已的地盤,過著寄人籬下、四處漂泊的生活,而徐州對于劉備來說,是自已事業的開始,因此倍加珍惜。徐州本來不是劉備的,原來的徐州牧是陶謙,因為陶謙殺了曹操的父親,而引起曹操的瘋狂報復,曹操為了報復,在攻打徐州城池時,不斷的屠城,曹操此舉引起徐州百姓極大的憤慨,徐州百姓在陶謙的率領下,拼死守城,曹操一時半會也攻不下徐州,
在陶謙被曹操攻打的這段時間,陶謙也四處求援,而劉備這個時候恰好來到徐州協助陶謙,陶謙在公元194年病死,臨死前將徐州托付給劉備,劉備在經過三次推辭后接收了。為什么陶謙把徐州托付給劉備?陶謙可是有自已的兒子啊!1、陶謙的兒子沒有能力接管徐州,如果讓自已的兒子接管徐州,無異小孩子帶著千金在鬧市中游蕩,遲早會被能人搶起的,當時可是亂世,憑借著武力和能力搶地盤,
如果讓自已的兒子接管徐州,那么徐州無異于拱手讓人。2、陶謙想給自已的兒子及徐州找一位強人,這個人就是劉備,劉備顯然是有這個能力的,陶謙手下不少人也支持劉備,如果劉備沒什么能力,這些亂世中摸爬滾打多年的人早就能看出來,讓劉備主導徐州,可以保護自已的家小和徐州百姓。3、陶謙與曹操結下殺父之仇,曹操不會甘心,肯定會來報仇,將徐州讓給劉備,可以抵擋曹操,
劉備主政徐州后不久,在兗州與曹操爭奪失敗的呂布逃到徐州,本著敵人的敵人就盟友的原則,劉備收留了呂布,但呂布這個反復無常,不講情面的,乘著劉備帶兵在前方與袁術作戰時,呂布在后方抄了劉備的老巢,占了劉備的城池,連劉備的老婆孩子都被俘虜,劉備瞬間失去徐州。如果沒有呂布奪徐州,劉備肯定是會在徐州發展了,因為這里就是劉備的地盤,是接收了陶謙的重擔,劉備不可能會離開徐州,唯一悲劇的是:徐州和曹操的地盤兗州太近了,隨時會遭到曹操的攻擊,而曹操又太強,劉備主政徐州,能否真正擋住曹操,還得經過時間的檢驗,
2、三國時期,如果劉備的徐州不被呂布奪走,后面會怎么發展?
自以袁紹為首的討伐董卓聯盟解體之后,整個天下其實就處于一種無政府狀態,原來東漢地方政府官員開始各自為戰,把東漢的朝廷令官變成自己私人的財產,同時包括地方政府的士兵、賦稅均由地方自行處理,如果戰國時代一樣各自為政。雖然整個天下一片混亂,各自為戰,但是為了自保,一些地方勢力開始抱團取暖,形成地方軍事同盟,共同抵御彼此的敵人,比如袁紹聯合曹操及劉表,對抗公孫瓚聯合陶謙及袁術,形成兩大軍事集團,彼此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