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武漢地區的許多著名院校都是從張之洞創辦的學堂中延承而來,如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武漢音樂學院等。在1970年10月,湖北武漢有湖北大學、中南民族學院、武漢郵電學院、武漢測繪學院、武昌藥檢??茖W校、武漢外語專科學校、湖北教育學院等幾所學校被撤消,或一度被撤消、合并、改組。
1、為什么湖北武漢有那么多高校?
在武漢求學多年,這個問題曾與人多次討論。根據教育部2016年發布的最新高校名單,武漢以80所高校的數量僅次于北京的91所、廣州的82所高校位居第三,但是大學生數量超過130萬,位居全國第一,武漢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高教中心,這樣的格局是怎么形成的呢?武漢高校眾多,第一要感謝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在督鄂期間,張之洞致力于改造舊式書院、創辦新式學堂。
在他的領導下,湖北教育規模和質量在當時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張之洞于1893年創辦自強學堂(武漢大學前身)起,后又相繼創建了農務學堂、工藝學堂、師范學堂、政法學堂、兩湖大學堂(原兩湖書院)等,到1907年張之洞離任時,湖北全省新式學堂達1512所,學生56671人,教職員5103人。今天,武漢地區的許多著名院校都是從張之洞創辦的學堂中延承而來,如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武漢音樂學院等,
1949年后,中央政府對武漢的定義是:武漢是華中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她的輻射面積是華中地區的若干個省,是超越湖北的存在。那么,作為華中地區的教育中心,國家在武漢開辦一系列大學,起到的是為華中地區培養人才的責任,再加上地理位置原因,湖北九省通衢,武漢居于長江邊,水運發達,交通便利。所以院系調整時搬運了很多資源來充實武漢,
2、武漢的大學那么多,為什么沒有武漢外國語大學,武漢郵電大學?
武漢曾經有過郵電學院,文革中拆掉后成了現在的郵科院,也有外國語專,同樣被拆掉了。之所以現在沒有設立這兩類學校,主要原因還是服從國家高校布局的需要吧,特別是武漢各式各類的學校已經比較齊全了,連及其冷門的測繪都設有,外、郵等相對冷門的學校不宜多設,另外,在1970年10月,湖北武漢有湖北大學、中南民族學院、武漢郵電學院、武漢測繪學院、武昌藥檢??茖W校、武漢外語??茖W校、湖北教育學院等幾所學校被撤消,或一度被撤消、合并、改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