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又不是一個人,我是東北人,也沒接觸過湖北人,即便接觸過,也不能從一個人的印象來概括所有湖北人,不管是哪里,好人都是絕大多數,但是壞人也肯定會有,東北人也不例外,很多人僅從接觸過的個別東北人來概括所有東北人一樣有失偏頗,所以我必須親自去湖北,親身體驗湖北的風土民情,才能留下比較真實的印象,道聽途說的“印象”都不能當真。
1、日本人是怎樣評價戚繼光的?
日本問題還是交給日本問題專家橋本來回答。在查戚繼光時,發現日本史學界對戚繼光的評價是:16世紀的學者,擅長中國武術的煙臺出身中國軍學者,戚繼光作為明朝的武將,不僅與倭寇,而且還與蒙古軍隊戰斗,獲得顯赫的戰果。戚繼光是登州衛出身,因為討伐在中國沿海進行秘密走私的倭寇而有名,開始時駐守浙江金華,義烏,在當地招兵,訓練成被稱為“戚家軍”的精兵。
在日本史學界有個定論,倭寇的構成是以日本人為主要干部,或者首領,大多數為中國沿海人員組成的團體,用現在的語言解釋就是多國犯罪集團。在明朝開放海禁以后,倭寇逐漸消失,戚繼光前往明朝的北方,抗擊蒙古系的進攻,戚繼光對倭寇使用的日本刀很忌憚。因為最初幾次接觸中,戚家軍因日本刀遭受很大的損失,因此在朝鮮之前,戚繼光就開發出專門對付日本刀的兵器,
也就是后世稱為狼筅。這種在竹制長付上很多枝杈的武器,擁在戚家軍中,然后10人一組進行演練,練成鴛鴦陣,給日本方面造成很大的傷害,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在日本評價很高,因為這位將軍在明朝時就擊敗了裝備精良的倭寇軍,而且當時日本刀是世界上最強的武器,也被戚繼光破解,所以到了2百年后的江戶時代,日本大儒者荻生徂徠就向各地大名(諸侯)推薦了這本書,說是軍人必讀的讀物。
2、東北人如何看待湖北人?
這個問題沒有意義!湖北人又不是一個人,我是東北人,也沒接觸過湖北人,即便接觸過,也不能從一個人的印象來概括所有湖北人,不管是哪里,好人都是絕大多數,但是壞人也肯定會有,東北人也不例外,很多人僅從接觸過的個別東北人來概括所有東北人一樣有失偏頗,所以我必須親自去湖北,親身體驗湖北的風土民情,才能留下比較真實的印象,道聽途說的“印象”都不能當真,
3、你有沒有接觸過湖北人?湖北人在你印象里怎樣的?為什么?
有一句俗語:“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說的就是湖北人。指湖北人聰明,難以對付,湖北人自己也有一說:“奸黃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漢川,三個漢川佬,敵不了一個天門苕,”意思是說湖北人的精明,會算計,尤其是這幾個地方人的厲害,實際上這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古時,湖北就是楚文化的發源地,在近代,黃岡是著名的將軍縣,天門是有名的“僑鄉”、“狀元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