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是典型的資源性城市,所謂一黑一白一黃(煤炭、鋁礬土、黃金)拉動了三門峽的短期輝煌,現在被列為資源枯竭城市,轉型能否成功,影響因素太多。三門峽旅游資源豐富,景點眾多,如雙龍灣、豫西大峽谷、函谷關、地坑院、寶輪寺塔、虢國墓地博物館、三門峽大壩、空相寺、黃河丹峽、仰韶文化博物館等,聞名遐邇。
1、有人說河南省內最被低估的城市是“三門峽”,你怎么看?
一個地方的發展前景,有許多經濟社會指標可以預測,同時要看國土資源優勢,又要看人口聚集程度,還要看周邊城市影響。人人都愛自己的家鄉,但感情代替不了事實,如果我們依然留戀故土,想讓兒女在這里發展,就會耽誤了孩子的前途,我是三門峽市的退休干部,當然希望發更多的退休金,唱衰三門峽,對我乃至全家,實在沒一點好處。
然而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哪怕心疼的滴血,也要實事求是,三門峽在全省的排序靠后,沒有發展潛力,永遠停滯在五線城市,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一是它的地理位置局限,90%是山區和黃土高原,這里適合農耕文明成長,不適合工商文明發育,承接產業功能轉移,即沒有廣闊地域,又沒有人才基礎,農業的人口承載力非常有限,比較效益永遠低于其它產業。
二是礦產資源枯竭,經濟缺乏后勁,三門峽是典型的資源性城市,所謂一黑一白一黃(煤炭、鋁礬土、黃金)拉動了三門峽的短期輝煌,現在被列為資源枯竭城市,轉型能否成功,影響因素太多。經濟發展規律,不以人的意志轉移,三是常住人口銳減。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市長住人口200萬出頭,十年間減少了近20萬,相當于10%,多么可怕的數字!而且人口生育生平還在降低,流失程度還在加速,深深讓人憂慮。
如果沒人,一切都無從談起,四是周邊城市的虹吸效應,影響發展前景。運城、渭南兩個城市,均是我市人口的兩倍,同屬河南的洛陽是我們的三倍還多,而且他們工商業產業聚集度要高于我們,洛陽為省里副中心城市,渭南和運城都有傳統和新興產業支撐,會對我們的人口、技術、資本有虹吸作用,洛陽和西安的人口增長,有許多三門峽的勞動人口和學生。
資金流向自不待言,營商環境影響,阻礙了投資興業熱情,五是我市交通建設,確是盛世隱憂。在短期內,浩吉鐵路、呼北高速、新310國道等重大交通項目,給我們帶來一些效益,包括一些生態治理項目,更偏重于治理而不是側重發展,長期來看,不能帶來更多的產業和人口,三門峽會成為過橋過路地帶,人流物流呼嘯而去,連一杯水、一碗飯的錢也沒得賺。
2、我兒子被河科大錄取(三門峽校區),這三門峽校區是怎么回事?想復讀又該怎么辦?
紫玉來不需要考慮答,主要還是看學校,有以下分析:1、現在大學生較多,基本都設置分校,只要學校沒問題就可以;2、所分的校區其實就是專業的劃分,就是分校專門搞某個專業或某類專業;3、在一個就是想復讀的話還是取決于孩子的狀態,要考慮到補習后還沒有現在考的好的情況。4、大學的選擇主要還是專業的選擇,這個我覺得是關鍵,因為直接影響到以后的工作方向,
3、三門峽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朋友們大家好!說到三門峽是一座怎樣的城市?作為三門峽市主流媒體的一位記者,我非常愿意把我所在的這座城市的基本情況,告訴給全國的朋友們。首先,三門峽是一座文化城市,三門峽地處晉陜豫三省交界,早在西周時期,這里就是虢國的都城,仰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交相輝映,同時融入了秦晉文化,因此上說,它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
其二,三門峽市是一個新興工業城市,1957年,因修建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市應運而生。于是,便有了紡織廠、紡織器材廠、水工機械廠、化工機械廠、機床廠、精密量儀廠、水力發電、火力發電、黃金冶煉和汽車制造等工業企業,其三,三門峽是一座旅游城市,三門峽旅游資源豐富,景點眾多,如雙龍灣、豫西大峽谷、函谷關、地坑院、寶輪寺塔、虢國墓地博物館、三門峽大壩、空相寺、黃河丹峽、仰韶文化博物館等,聞名遐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