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鄭州人,大學時同學有一部分信陽人,畢業后去過信陽,做生意也接觸了一些信陽人,簡單表達下自己的觀點,如有冒犯,謹表拙見。0多萬人,地形又多丘陵山崗,農業不怎么有出路,所以外出闖生活的人非常多,信陽距離鄭州約330公里、距離武漢約210公里,信陽有不少地方與湖北搭界。
1、有多少人了解河南信陽,能不能說說信陽的優劣勢?
優勢1:空氣好,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河南省內,信陽的環境也是排行前幾的,信陽屬于大別山腹地,浉河屬于淮河的分支。2:交通方便,鐵路、高鐵(京九、京廣),高速公路(滬陜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國道(107國道、312國道)飛機場(明港、在建的潢川)。不足之處1:高消費:三四個人隨便在市里吃一頓沒有一兩百塊錢下不來,
2、怎樣評價信陽人?
信陽人不說“中“,講的是“不正宗”的接近普通話的河南話,信陽屬于地級市,下轄九縣一市,方言各異,融會貫通;主食米飯,早餐習慣吃改良后的熱干面,一年水稻,小麥兩季,森林覆蓋率高,水路縱橫,山清水秀,宜居城市,生活慢節奏;信陽人會吃,好吃,講究排面,骨子里有種傲氣,不卑不亢,熱情講義氣,愛憎分明。信陽以旅游,特色農產品為主,交通便利,九省通衢,
3、信陽人為啥對不是省會的武漢情有獨鐘,對省會鄭州卻無動于衷?
我是信陽人,畢業之后在鄭州工作了十余年。信陽作為河南最南端的城市,不能說對省會城市無動于衷,只是在氣候、生活習慣等方面與鄭州還是有差異的,信陽距離鄭州約330公里、距離武漢約210公里,信陽有不少地方與湖北搭界。聽老一輩人說,好像是很多年前,湖北省想把信陽納入其省,但是河南省不放手,另外,我覺得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河南省其他城市的火車站都歸鄭州鐵路局管轄,唯獨信陽火車站歸武漢鐵路局管轄。
從氣候上說,信陽的天氣與南方更為相似,北方的天氣干燥,特別是進入秋冬季節,一陣風吹過,天空中很容易起風沙。信陽則不同,氣候相對北方來說,就濕潤了許多,每當從鄭州出發,沿著京港澳高速向南行駛,進入信陽地界,打開車窗,能明顯感覺到空氣的清新,在信陽,也刮風,但很少夾雜沙塵。信陽的年平均氣溫肯定是要高過鄭州的,夏天高溫的天數也比鄭州多,與被稱為“火爐”的武漢更為近似,
住在信陽的家人經常與我通電話,我這邊已經換成長袖睡衣了,但是他們還穿著短袖。信陽的冬天也不集中供暖,因為天冷的日子并不是很長,算起來也就一個多月,家里開空調或電暖氣,也就過冬了,記得今年我回信陽過元旦,家里的溫度計顯示室內溫度是16℃,這個溫度肯定是比北方高一些。在飲食方面,信陽是米飯炒菜,武漢也是米飯炒菜,而北方則是面食,
在信陽時,我們家早飯如果在家做,稀飯或者面條或者蛋炒飯,午飯和晚飯都是米飯炒菜,吃饅頭的時候不多。每次回到信陽,我都喜歡出去吃早餐,因為信陽的早餐要比鄭州豐富太多了,即使是同樣的食材,做法也是不同的,信陽的早餐有熱干面、雞蛋餅、胡辣湯、煎餃、牛肉湯方便面、包子、千張卷油條、各種粥、勺子饃、豆腐腦、蒸雞蛋羹等等。
我最喜歡吃的熱干面、牛肉湯方便面、胡辣湯,信陽的熱干面是在武漢熱干面的基礎上按照信陽人的口味進行改良,與鄭州熱干面的配料不同,而且信陽熱干面用的是細面,鄭州熱干面用的是稍粗一些的面條。信陽胡辣湯里面的肉是牛肉顆粒裹上了紅薯粉,然后下到湯里,形成了很嫩的牛肉丸,而鄭州的胡辣湯里則是煮熟的牛肉片,另外,信陽的胡辣湯里還有花生米、海帶絲和黃花菜,
在鄭州喝牛肉湯時,先去柜臺上根據自己的喜好稱牛肉或牛雜,然后端著碗去湯鍋前,讓師傅澆上熱氣騰騰的牛肉湯,鹽和辣椒自己放,再配上餅吃,如果牛肉湯不夠還可以免費續。冬天,喝上這樣一碗牛肉湯,渾身熱乎乎的,信陽的吃法則不同,信陽人喜歡在牛肉湯里下一塊方便面、打一個荷包蛋、一個豆筋、一小撮千張、少許牛肚,這就是一碗全套的牛肉湯方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