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和肉餡準備好之后開始釀豆腐,把正方形豆腐對半切成長方形兩塊,每塊豆腐中間挖個小洞,讓肉餡充實其中,力度要掌握好,肉餡不易過多,以免撐破豆腐。釀豆腐做好之后,開始煎豆腐,旺火熱油后放進釀好的豆腐,兩面煎至金黃,加入適量的水、生抽、蠔油、淀粉做成勾芡,大火收汁之后撒上一些蔥花,一塊塊白嫩的豆腐被黃澄盈亮的醬汁浸透,豆腐包裹著粉嫩可愛的肉餡,輕輕夾起一塊放入口中,妙不可言。
【客家釀豆腐】是客家人家家戶戶過節必煮的一道菜,“無菜不能釀,無釀不成席”是客家人傳承已久的飲食密碼。逢年過節,釀菜必屬客家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菜式——釀豆腐、釀茄子、釀苦瓜等等,而釀豆腐在釀菜里當屬一絕,據說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后,客家人因避亂開始南遷,來到南方,因想念家鄉的餃子,所以就地取材,用豆腐代替餃子皮,把肉糜塞進豆腐中,這就是所謂的“釀”。
因其味道鮮美,便成了客家名菜,要做好客家釀豆腐,處處都有講究。豆腐要選鹵水豆腐,肉餡要精選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細細地剁成碎,加入蔥姜末等調味料攪拌均勻,豆腐和肉餡準備好之后開始釀豆腐,把正方形豆腐對半切成長方形兩塊,每塊豆腐中間挖個小洞,讓肉餡充實其中,力度要掌握好,肉餡不易過多,以免撐破豆腐。釀豆腐做好之后,開始煎豆腐,旺火熱油后放進釀好的豆腐,兩面煎至金黃,加入適量的水、生抽、蠔油、淀粉做成勾芡,大火收汁之后撒上一些蔥花,一塊塊白嫩的豆腐被黃澄盈亮的醬汁浸透,豆腐包裹著粉嫩可愛的肉餡,輕輕夾起一塊放入口中,妙不可言,
2、客家的煎釀豆腐怎么做最好吃?
想要做好客家的煎釀豆腐一定要選擇不老不嫩的豆腐,太老的口感不好,不容易入味,太嫩的一下鍋就碎了,又差點口感。另外想說的是,胡椒粉是必不可少的調料哦,首先是可以提味,而且還可以去除豆腐的土腥味。總之這樣做出來的客家煎釀豆腐一定是很好吃很正宗的啦,下面就接著來看步驟吧~1.備好材料:豆腐、肉泥、香菇、胡蘿卜、小蔥、香菜、姜和大蒜2.將豆腐一剖為二,帶皮的在下,然后分成六小塊,中間用小勺挖個小洞。
3.將挖出來的豆腐,還有切碎的2個香菇、1根小蔥、姜與肉泥拌均,并加入適量的老抽、魚露、味極鮮、胡椒粉、鹽和糖調味,4.肉泥調拌均備用。注:200克的肉泥調了這么一碗實際6小塊豆腐大約只用了五分之一,5.同時切好胡蘿卜、小蔥和蒜備用。6.調好一碗醬汁,內有老抽、魚露、味極鮮、胡椒粉、鹽、糖和水或高湯,
7.將調好味的肉泥釀入豆腐孔中,略高出一點。8.取一煎鍋,等到鍋微熱倒油,油熱下豆腐,9.中火,一面煎微黃,翻面煎另一面,10.再翻面,并將胡蘿卜、小蔥和蒜略炒出香味,11.倒入調好的醬汁。12.中小火蓋鍋燜幾分鐘,13.等到醬汁差不多干的時候將豆腐盛出,留汁在鍋內,芶點薄淀粉芡汁,14.將芡汁澆到豆腐上,這道菜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