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鎮(街道)是佛山經濟發展主戰場,原廣東“四小虎”中,有順德、南海“兩小虎”在佛山。佛山的發展應拼棄集權,形成多中心,主要發展靠近廣州的經濟帶,包括順德、南海,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佛山是中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制造業發展繁榮,蘇州和佛山兩個市,各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
當年叱咤嶺南的廣東四小虎——東莞、中山、南海、順德,已經有兩個并入佛山,成為了其市轄區。現在佛山和中山是相連的,并且都想利用靠近廣州的地理優勢,積極融入廣州都市圈,佛山一直在推進廣佛一體化,不斷加深和廣州的聯系和合作。作為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區,廣州、佛山產業互補性強、空間緊密、文化相通、人員往來密集,兩者組合起來將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效率,
佛山多年來,一直保持為廣東省內經濟總量第三大的城市。2017年佛山GDP達到了9500億元左右,今年將毫無疑問地成為萬億城市俱樂部的成員(2017年全國有14個,2018年將達到17個),在國內地級市中,佛山的經濟規模是僅次于蘇州和寧波的,實力頗強。作為一個產業興市的典型城市,佛山的家電、五金、陶瓷、燈具等產業規模很大,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在全國同類產業集群中實力首屈一指,在國際上也有很大的影響力。那家電來說,在2006年,佛山的順德區和北滘鎮分別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家用電器協會聯合授予“中國家電之都”和“中國家電制造業重鎮”稱號,佛山擁有美的、格蘭仕、志高、科龍、容聲、萬和、萬家樂等知名家電品牌。從地理位置上來看,中山也是位于珠三角地區的核心區域,
珠三角核心區域以廣州為中心,包括東岸的深圳和東莞,以及西岸的佛山、中山、珠海等5城市。中山的經濟體量不是太大,僅排在省內第6位,2017年GDP為3450億元,相當于佛山的36%。中山也是以制造業而興盛的城市,中山的廚具、燈具、裝飾等產業在國內小有名氣,擁有了一批知名品牌,如華帝、華藝燈飾、頂固、固力、沙漠綠洲漆、歐普照明。
2、未來佛山發展潛力大嗎?
佛山是城市化較高的地區,以中小私營企業為主,順德、南海、禪城發展程度高些,各地發展都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了很多特色小鎮,理應形成各自的中心,近十幾年來,由于過度集中建新城,先是佛山新城,現在是三龍灣,忽略了各個鎮區的發展,還造成了吸血效應,影響了整體的提高。佛山的發展應拼棄集權,形成多中心,主要發展靠近廣州的經濟帶,包括順德、南海,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
3、蘇州和佛山,未來哪個發展潛力大?
蘇州和佛山兩個市,各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以蘇州為代表的蘇南模式,主要靠政府引導和投資驅動,而佛山代表的珠三角模式,以出口導向和民間投資為主要特征。蘇州的經濟總量在長三角城市群中,僅次于上海位列第二,2017年經濟總量高達1.73萬億元,佛山的經濟總量位于廣東省第三,僅次于深圳和廣州,經濟總量約為0.95萬億元。
在全國城市經濟總量排行榜中,蘇州位列第7,佛山則位列第16,在人均方面蘇州也是領先于佛山的。2017年,蘇州人均GDP16.2萬元,佛山為12.8萬元,前者領先后者3.4萬元。蘇州的經濟實力強于佛山,這一點可以通過各自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入圍企業數量看出。2016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佛山有美的、碧桂園、格蘭仕等七家企業入圍,
4、佛山發展前景如何?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粵港澳大灣區作為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比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經濟發展快速,發展前景十分被看好。粵港澳大灣區中,粵港澳三地地理位置相近而各有優勢,其中,佛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毗鄰港澳,與廣州共同構成“廣佛都市圈”,是“粵港澳大灣區”“珠江-西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