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超群、范鴻軒、何家勁的《包青天》組合,是多少人的記憶哦。不能說我在那做了官,就是哪里人吧,鄉梓難忘有木有,鄉音難改知不知,都怪金超群那個電視劇,唱什么“開封有個包青天”,也由此有了河南與安徽爭執包拯到底是哪里人的扯淡公案,這種地方政府為了政績改地名、爭古人、立牌坊的行徑也是有點那啥。
1、為什么好多人把包拯誤認為是河南開封人?而不是安徽合肥人呢?
因為包公從45歲進京為官,一直到61歲去世,人生當中最輝煌的這10幾年基本上都獻給你開封,雖然做開封府尹只有一年多的時間,但是由于他為京城百姓辦了很多好事,所以他的故事就被代代相傳,說到開封府就想到了包青天,其實他在開封府上班時間只有一年多,加上前些年的電視節目,讓大家記住了”開封有個包青天”,好多人不知道,包公老家是合肥的。
2、都說開封有個包青天,為何專家卻在合肥發現了真正的包拯墓?
目測包拯包大人的棺材板子壓不住了,沒想到還有這么蠢的吃瓜群眾!包拯是板上釘釘的合肥人包大人估計會說:不能說我在那做了官,就是哪里人吧,鄉梓難忘有木有,鄉音難改知不知,都怪金超群那個電視劇,唱什么“開封有個包青天”?都忘了我是合肥人了嗎?!嗯,擱誰都會著急,包大人是標準的安徽合肥人,《宋史·包拯傳》開篇就說明白了“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也,
”廬州是古地名,大致范圍涵蓋今天合肥及周邊六安、巢縣、霍山幾個縣,包拯是今天的肥東縣人氏。不過真正的包拯臉不黑,是一個白面儒生,額頭也沒月牙,不過,金超群、范鴻軒、何家勁的《包青天》組合,是多少人的記憶哦。鐵面無私包大人包拯第一個職務是建昌縣令,因為父母歲數大了,沒去赴任,后來又任命為和州稅監,后來還是因為父母原因沒去,一直到父母故去以后,守孝期滿,才不得不去做了天長縣令,
他不但性格正直,做官也是剛正不阿,賞罰分明、治理有方。后來因為政績,升遷做了開封知府,按照慣例,一般百姓不能直接給府衙遞交狀紙,老包一去,就打開大門,直接面向百姓收狀,肅清吏治,所以老百姓都說“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對于他的正直和無私,電視劇《包青天》展示的非常到位,他在任上的時候,因為開封發大水,拆掉了修在運河兩岸阻塞河道的宦官園林,絲毫不怕得罪人。
可惜,不像電視里演的,他做開封知府就做了一年多,然后就升遷到中央了,包拯墓地一度是謎包拯死后,傳說為了防止記恨他的達官顯貴破壞墓葬,在全國二十多個地方同時下葬,疑冢很多,一直沒有找到真正目的在哪里。也由此有了河南與安徽爭執包拯到底是哪里人的扯淡公案,這種地方政府為了政績改地名、爭古人、立牌坊的行徑也是有點那啥,
3、都說“開封”有個包青天,為何專家卻在“合肥”發現了真正的包拯墓?
1973年,安徽合肥準備建鋼鐵廠,上級命令選址范圍里的所有住戶、墳墓都要遷走,但是遷址范圍里有一個很特殊的宗族墓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包公墓地,這時,肯定有人質疑,包公不是開封人嗎?怎么會葬在合肥呢?原來在開封不僅有個包公湖,湖邊還有一座包公祠,再加上電視劇里的演繹,難免大家都會誤以為包公是開封人,但其實這座包公祠只是為了紀念包公而修建的,跟包公祖籍是沒有任何關系的。
而真正的包公是在公元999年,出生在合肥市肥東縣謝集鄉,去世后被葬在了此地的包氏宗族墓園,既然要建鋼鐵廠所以肯定要動包公墓,上級部門就下令對包公墓盡快搶救性挖掘,因為這里是包公的家族墓地,所以墓葬里有21口同樣的棺材,歷經900多年的蹉跎歲月,已經沒有人知道包公真正葬在哪里了。考古人員只能一一發掘,但是怕破壞墓的結構,考古人員研究決定暫不發掘十幾座大型的墓葬,先選擇一個最小的墓來進行發掘以摸索經驗,于是考古人員準備發掘偏離包公墓群主范圍外的一座小型宋墓,從位置和規模看,這座小墓的主人的身份一定很卑微,而且與包公的關系也應該比較疏遠,從結構看,這是一座簡陋的土坑墓,連傳統墓葬應有的夯土層都沒有,而且也沒被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