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知道家長怎么當的,要上學了還不知道該怎么報名?心也太大了吧。如果是想上民營學校或者名校的小學,這會兒估計是沒戲了,人家早八輩子都進補課班占位了,現在才想起來問怎么報名,是不是太晚了,一般城區小學,特別是好的小學幾乎是不可能的,本地孩子都滿足不了,更何況外地的呢。
1、小孩要上小學了,該怎么報名?
真不知道家長怎么當的,要上學了還不知道該怎么報名?心也太大了吧!算了!還是啰嗦一下,算是做點好事!如果孩子戶口和居住地在一起,先上網找當地教育局網站,看一看自己小區屬于哪一個小學范圍內,然后直接去學校招辦登記,按照要求提供資料,等待通知。如果是想上民營學校或者名校的小學,這會兒估計是沒戲了!人家早八輩子都進補課班占位了,現在才想起來問怎么報名,是不是太晚了!當然土豪除外,任何時候那錢砸,只要足夠多,自然也有人會幫忙辦的,
如果戶口不在居住地,或者是外開務工人員,在居住地的小學招辦咨詢,看一看有沒有名額。一般城區小學,特別是好的小學幾乎是不可能的,本地孩子都滿足不了,更何況外地的呢!如果不滿意學區里的小學,想擇校,那就得早準備,一個是參加補課班,他們會和名校有一定的聯系,特別是奧數,會私下選拔成績優秀的學生,稱之為點招。
另外就是找關系,花錢買名額,大城市那是幾十萬的數目,還不一定能辦成,還要參考孩子成績情況,基本上很多家長在孩子剛出生就已經選擇好了目標小學,一切早就開始疏通和準備,提前好幾年做功課了!臨時抱佛腳,家長似乎也期望值不高,也好,讓孩子少一點壓力,多一點時間睡覺和玩耍,也許為了的潛力會更大,沒準會有一個還結果,但幾率是很小的,希望不要介意!最后告訴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問一問同小區上小學的小孩子家長,什么都知道了!。
2、我在事業單位上班,不是公務員,小孩準備上小學,外地戶口怎么報名?要什么條件?
法律依據《義務教育法》第12條明確規定: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在非戶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為其提供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具體辦法和要求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入學需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父母至少一方與所在城市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或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并在本市務工一年以上;父母至少一方持有公安部門核發的“暫住證”,并在務工地有穩定的住所(有自有住所或辦理正式租住手續的住所);符合本市規定的入學年齡,
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申請入學,需提交以下材料:①父母一方在青勞動合同或工商營業執照(原件、復印件);②父母一方在本市的暫住證(原件、復印件);③父母一方在本市房屋產權證或房屋租賃證明(原件、復印件);④學生及其父母在原籍戶口本和身份證(原件、復印件);⑤原學校同意外出就讀證明、原學校學籍檔案或復印件(原件、復印件);⑥初一入學還需提供小學畢業證書或義務教育證書,高一入學還需提供流出地教育行政部門出具的當地當年度中考考試科目、中考錄取線等材料及有關高中學校提供的高中學校錄取通知書,并經流入地所聯系的學校考試合格后方能入學(原件、復印件)。
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入學須履行的基本程序(一)申請:學生父母填寫《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就讀申請表》,并持有關材料向居住地就近學校提出申請(小學一年級入學由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報名、統一安排);符合入學條件但沒有聯系到接收學校的,可持有關材料向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二)審查:接收報名的學校審查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是否符合入學條件,符合條件的,經學校簽章同意后,到接收學校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辦理借讀手續。
直接向教育行政部門申請的,由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審查,符合條件的,一般在其居住地4公里范圍內安排就讀學校,(三)建檔:義務教育階段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建立正式借讀學籍,高中階段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在借讀學校不建學籍,學籍仍舊保留在原學校。(四)入學: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持教育行政部門簽章的《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就讀申請表》和相關材料,到接收學校報到、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