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展歷史上看,重慶雖然修路比較難,但起家恰恰是因為現代交通。
在古代,整個四川盆地都閉塞,對外交通不便。而近代航運的發展,讓這一情況有了改觀。而這一改觀的橋頭堡城市,就是重慶。重慶成為國內頂級城市也就是從晚清時期開埠后開始的,隨著現代航運發展。(這一點和青島大連上海天津香港這些城市如出一轍。)
有了這一定的基礎,外加上四川盆地以及重慶市區東西兩條山脈形成的天然屏障,讓老蔣在抗戰時期把全國的有生力量集中到了重慶,重慶的的底子變得空前的厚。
解放后,重慶依靠著抗戰時期的超常累積,并且作為有著近億人口四川省的第一出海通道,經濟上,工業上,鐵路及水路運輸上都是西南地區,乃至整個中西部地區的絕對老大。
改革開放后,重慶的勢頭雖然相對沿海經濟特區有所放緩,但是由于其基數實在在中西部地區鶴立雞群,在80年代成為了全國第一個計劃單列市(就是現在的副省級城市,重慶是第一個)。
然后就到了97年,全國第一個副省級城市,借著三峽工程的契機,攜兩個地級市涪陵市和萬縣市,以及一個黔江地區(這三個地級行政區位于盆地邊緣,有大面積實打實的山區),又升了半級,變為省級城市了。
總結起來,重慶的興起一是因為其地理位置優勢帶來的港口發展,二是占據盆地天險在二戰陪都時期實現了跨越發展。
這兩點是關鍵,至于市內交通不便的缺點,在現代工業文明中,被不斷淡化,反而對于現代建筑工程來講,穩定的巖層結構反而會降低施工設計難度。
---------------------------------
最后說點題外話,重慶名為市,實為省。而且是一個發展極度不均衡的西部省份。直轄前的老重慶9區12縣,18年人口約1600萬,GDP約14200億元(含萬盛、雙橋),人均約8.9萬元(上海人均13.5萬元,北京人均13.9萬元),其余三地市(涪黔萬)人均GDP約4萬元,是典型的“省會獨大”省份。
97年直轄時,副省級重慶市合并了三個地級行政區,其中包含了14個國家級貧困縣300萬貧困人口。截止18年底,已減少到4個貧困縣,13.9萬貧困人口。
西部大開發開發的不是西部城市,是西部的貧困農村,這也是中國和發達國家差距最大的地方。
7. 重慶主城區地圖全圖高清版
江北區是重慶主城區之一。是重慶市規劃的信息、金融、文化藝術中心,是涉外領事館區和交通樞紐。東南、西分別與巴南、南岸、渝中、沙坪壩等區隔江相望,北與渝北區接壤。
兩江新區是重慶市下轄的副省級新區、國家級新區,這也是中國內陸第一個國家級別的開放新區,也是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后,由國務院直接批復的第三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
北部新區位于重慶渝北區,開放型經濟示范區,高新技術產業研發、制造及現代服務業聚集區。
8. 重慶主城區地圖高清版大圖全圖
在長江的南岸,有一區是重慶的主城區,這里交通方便,商業發達,教育資源好。它就是有名的南岸區。南岸區位居重慶市區長江以南 ,有著名的南山風景區,還有工商大學等高校,除南坪商圈外,目前正在發展茶園及廣陽島,一些重大市政項目如重慶東站等正在修建中,一些總部也入駐南岸,南岸區未來發展可期,必定后來居上。
9. 重慶主城市區地圖
為什么重慶是在中國地圖上有顯示?
因為重慶他是一個市區,它是屬于中國的,他當然要在中國的地圖上有顯示,如果他不在中國的地圖上顯示他去哪里顯示他是屬于中國的城市,當然,要在中國的地圖上,他是中國的城市,它是屬于中國重慶市
10. 重慶主城區地圖全圖
重慶市主城區包括渝中區、江北區、南岸區、九龍坡區、沙坪壩區、大渡口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即通常所稱的“主城九區”。
重慶有21個市轄區。
萬州區、黔江區、涪陵區、渝中區、大渡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長壽區、江津區、合川區、永川區、南川區、綦江區、大足區、銅梁區、璧山區。
13個縣:潼南縣、榮昌縣、梁平縣、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武隆縣、忠縣、開縣、云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
4個自治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11. 重慶主城區域地圖全圖高清版
正廳級別
1、重慶市是直轄市,因此是正省級別,
2、由于重慶市不設地級市,所以重慶市的行政等級為重慶市——下轄區(縣)——街道(鄉鎮);
3、所以重慶市市轄區,市轄縣都是正廳級別(相當于重慶市社保局、外省地級市市長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