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能復墾的臨時用地補償:不能復墾的臨時用地,含經同意保留使用的臨時便道、水系、路系占地,臨時用地防護、排水占地,不能恢復的垮覆土地等,參照征收集體土地補償費標準一次性補償給村(社)集體經濟組織。由于土地未征收,不得進行征地人員安置。
(四)土地復墾后涉及的相關補償:土地復墾后,由于不能恢復為原耕地地類或者耕地土壤熟化程度降低、耕作層發生改變、地力下降等原因,影響農民的種植收入,按以下標準計算,由臨時用地的使用者對承包經營戶進行補償。
1.原旱地復墾為旱地的地力綜合補償:原屬旱地,經復墾恢復為旱地的,給予承包經營戶恢復地力綜合補償費,標準按每年每畝500元計算,一次性支付3年,合計1500元/畝。
2.原水田復墾為旱地的地力綜合補償:原耕地為水田,經復墾不能恢復為水田而改為旱地的,一次性補償承包經營戶每畝1600元。另再按旱地復墾為旱地的恢復地力綜合補償費標準給予承包經營戶一次性補償(標準按每年每畝500元計算,一次性支付3年,合計1500元/畝)。
3.原水田復墾為水田的地力綜合補償:原屬水田,經復墾恢復為水田的,給予承包經營戶恢復地力綜合補償費,標準按每年每畝500元計算,一次性支付3年,合計1500元/畝。
10. 重慶市政府辦公廳電話號碼
重慶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運行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規范重慶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以下簡稱12345熱線)運行管理,切實辦好企業和群眾(以下稱來電人)訴求,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53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12345熱線由市政府設立,歸并全市非緊急類政務服務熱線資源,通過“12345”語音電話和互聯網渠道,為來電人提供“7×24小時”人工和智能在線服務。
第三條 ?各區縣(自治縣,以下簡稱區縣)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和有關單位處理來電人訴求的活動及相關管理工作,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12345熱線按照“一號對外、統一分派、資源共享、歸口辦理、分級負責、統一監管”的原則開展工作。
第二章 ?職責分工
第五條??市政府辦公廳是12345熱線的主管單位,由市政府總值班室(重慶市市長公開電話辦公室、“12345一號通”工作處)統籌負責以下日常管理與協調工作:
(一)組織制訂熱線服務標準和管理規范,開展日常監督管理及績效評價工作。
(二)組織開展訴求辦理的綜合協調、跟蹤督辦,以及社情民意調查、數據分析等工作。
(三)協調開展熱線運維管理和相關軟硬件及數據資產管理工作。
(四)協調開展熱線知識庫建設管理工作。
(五)協調開展熱線其他工作。
12345熱線具體負責訴求登記、交辦、協調、督辦、回訪、運行監測、數據分析和績效評價等工作,實現訴求辦理的閉環運行。
第六條??各區縣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和有關單位是12345熱線的承辦單位,由各承辦單位辦公室或指定的工作機構負責以下日常管理與協調工作:
(一)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流程,明確專(兼)職工作人員、相對固定的熱線聯絡員,安排駐場輪值人員。
(二)組織辦理各項訴求,跟蹤辦理進程,審核辦理結果,督促做好答復來電人工作。
(三)開展相關業務培訓指導,按需設置專家座席并做好專家選派和管理工作,協調有關負責人參加在線接聽來電、政民互動活動。
(四)開展熱線知識庫建設維護工作。
(五)協調開展熱線其他工作。
各承辦單位可根據管理權限,明確本級政府部門、下級行政機關、內設機構或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企事業單位、其他單位作為具體承辦單位,并加強對具體承辦工作的監管和指導,在職責范圍內對辦理行為和結果負責。
第七條??市政府辦公廳會同各承辦單位建立健全12345熱線工作統籌協調機制,研究解決熱線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第三章 ?受理范圍
第八條??12345熱線受理企業和群眾各類非緊急訴求:
(一)涉及我市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咨詢、求助、投訴、舉報和意見建議。
(二)國家平臺交辦的訴求,按照川渝互轉機制等需要聯動轉辦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