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防空兵學院都在南京設有分校區。南京共有四所軍事院校,分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陸軍指揮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指揮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也就是通過高考只能夠考國防科大,而不能考國防大學。
1、南京有多少所軍校?
目前南京共有四所軍事院校,分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陸軍指揮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指揮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此外,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防空兵學院都在南京設有分校區,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陸軍指揮學院,簡稱為陸軍指揮學院,位于南京市浦口區揚子江北岸,是由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主管下的一所軍事指揮學院,是我國“2110工程”重點高校之一,其主要目的是為全軍培養優秀的指揮人員及后備力量。
學校始建于1938年抗日戰爭時期,前身為新四軍游擊支隊隨營學校,歷經多次變遷,最終成為今天的陸軍指揮學院,學校以軍事學學科門類為主,主要設有合同戰術、作戰指揮、軍隊政工等專業,其中合同戰術學、作戰指揮學、國防動員學已入選全軍重點建設學科行列。全院共有13個碩士學位授予權學科以及4個博士學位授予權學科,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指揮學院是一所由海軍主管的軍事類院校,是我國海軍最高學府,其辦學目的是為海軍培養優秀的中高級指揮人才。學校始建于1952年,其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海軍系,歷經變遷,于1986年改稱海軍指揮學院并延續至今,學校學科以海軍類為主,共有海軍戰役指揮、海軍合同戰術指揮、海軍師團政治工作等十余個專業,其中海軍戰役學、海軍合同戰術學都屬全軍重點建設學科范圍。
全院共有10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以及3個博士學位授予權學科,是我國首批軍事學碩士學位授權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簡稱陸軍工程大學,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主管。該校于2017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的基礎上組建而成,學校主要培養陸軍通信兵、工程兵以及部分新興專業軍官,并涉及部分陸航飛行員、航空機務生長軍官的教育。
全校共有通信工程、指揮信息系統工程、機械工程等四十余個專業,其中包含軍事裝備學、兵器科學與技術等六個國家重點學科,并擁有1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以及20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有3位中國工程院院士與2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并擁有一位“2014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科學家”和“2015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入選者。
學校還擁有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及多項國家級、軍級教學成果,教學實力極強,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于2017年并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政治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的二級學院)。主要教授軍事政治理論,設有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軍事歷史、新聞學、軍隊政治工作等專業,學校學術能力極強,設有多個科研機構,并獲四十余項軍級科技成果獎。
2、南京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怎么樣?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NationalUniversityofDefenseTechnology),由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直屬,是第一個五年計劃國家156項重點建設工程、中共中央1959年確定的20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位列國家“雙一流”(A類)、“211工程”、“985工程”、軍隊“2110工程”,是國務院批準首批有權授予碩士、博士學位的院校,全國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院校,強基計劃試點高校,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學校擔負著為全軍培養高級科學和工程技術人才與指揮人才、培訓軍隊高級領導干部、從事先進武器裝備和國防關鍵技術研究的重要任務,
[1][2][3][4]學校前身是1953年創建于哈爾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陳賡大將(湖南湘鄉人)任首任院長兼政治委員。軍事工程學院創建時,毛澤東(湖南韶山人)親自為學院頒發《訓詞》,1970年,學院主體南遷長沙,改名為長沙工學院,1978年,學校在鄧小平的直接關懷下改建為國防科學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