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時仍以洛陽為東都,唐高宗、唐玄宗更是長期在洛陽處理政務。武周時期,女皇武則天將洛陽改為“神都”并長期在此執政,洛陽取代長安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史上,周成王派周公營建新都洛邑,并在建成后遷都洛陽,西周定都洛陽,許多讀者表示不太理解,西周的都城不是鎬京嗎。
1、有哪些朝代在洛陽定都?
一、說到洛陽,就不得不提西安。周朝,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后,豐鎬(西安)被犬戎殺得片甲不留,唐朝,西安(長安)關中地區被吐蕃攻破,“天子九逃、國都六失”。可憐的西安,周朝洛陽一不管你,你就被犬戎占領了;唐朝洛陽一不管你,你就被吐蕃占領了,最后還得靠洛陽出力收復西安,西安關中被犬戎和吐蕃攻破,是由洛陽出力收復西安;洛陽被金兵蒙古攻破,西安關中舉手投降,如入無人之境。
2、洛陽有幾個朝代?
洛陽是十三朝古都,到底是哪十三朝?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數一數——這十三朝分別為: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含武周時期)、后梁、后唐、后晉,夏、商定都洛陽,大家沒什么異議。歷史上,夏朝曾定都陽城、陽翟、斟鄩(zhēnxún)、綸城等,其中的斟鄩遺址,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二里頭遺址,
商朝都城遺址,學界一般認為有3個,一個是偃師商城遺址,一個是鄭州商城遺址,一個是安陽殷墟。偃師商城遺址即西亳遺址,西亳乃商朝開國君主湯即位后確定的都城,西周定都洛陽,許多讀者表示不太理解,西周的都城不是鎬京嗎?不錯,但鎬京只是其中之一,西周實行兩都制,鎬京是西都,洛陽是東都。歷史上,周成王派周公營建新都洛邑,并在建成后遷都洛陽,
1963年,陜西寶雞出土了一件西周早期宗室的祭器,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何尊。何尊記述了周成王繼承周武王遺志,營建成周洛邑之事,銘文中有這樣的句子:“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yì)民,”翻譯過來就是:“我以此地(洛陽)作為天下的中心,統治民眾。”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均建都洛陽,這沒什么疑問,至于洛陽是隋朝的都城,又有人質疑了,隋朝的都城不是長安嗎?跟西周一樣,隋朝實行兩都制,長安是西都,洛陽是東都,
公元605年,隋煬帝下令將作大匠宇文愷等人營建東京(后改為東都),一年不到,東都建成,隋煬帝東進入洛,并長期在洛陽主政。唐時仍以洛陽為東都,唐高宗、唐玄宗更是長期在洛陽處理政務,武周時期,女皇武則天將洛陽改為“神都”并長期在此執政,洛陽取代長安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唐朝滅亡,中國歷史進入“城頭變幻大王旗”的五代十國時期,五代時期的后梁、后唐、后晉都先后定都洛陽,
3、分別有哪些朝代定都西安和洛陽?
下面就說一下:洛陽:夏、商、西周、東周、西漢(三個月),東漢,曹魏,西晉、隋、唐,武周、后梁、后晉、后唐、民國等。西安;這個比較難,首先西安是明朝時期的名稱,沒有建都朝代,除非把坑爹的陜西人李自成的大順作為一個朝代,其次,如果長安與西安等同的話,建都朝代是:西周,秦(目前在與咸陽爭秦都),西漢,新莽,東漢(搶洛陽的),西晉(搶洛陽的),接下來就是不入流,拉來充數的五個五胡政權。